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4部分

子上擺著一方長條形的墨。墨形較如今的墨要大一些。

“李姑娘請,莫叫人失望。”此時那狂生開口道。

“如此,貞娘就不自量力的來認認。”貞娘亦是福了一禮道。

見得貞娘這時還是有禮有節的,那狂生倒也收了一些狂態,眼中的不屑也沒了,做了一個請便的姿勢。他之前的狂態和不屑其實不過是一種激將法,李貞娘到南京以來所作的一切,都足以認明她不簡單,便是李家去年推出的再和墨,聽說就出自這位李姑娘之手,再加上如今的墨汁,雖然師傅常說墨汁為小道,但說承認,墨汁的發展前景十分的廣闊。

總這,種種這些,都表明這位李姑娘著實不可貞娘點點頭,便上前,伸出手,連著那紅緞子一起將那方墨託在手上。仔細的看著。

邊上看熱鬧的自是竊竊私語,不過貞娘性子一慣沉靜,自不會受到絲毫的影響。這會兒只是專門的看著託在手上的墨。

那墨色顯得幽黑,墨邊有些毀損,還隱隱帶著裂紋,這裂紋倒不是真正的裂紋,而是因為年代久遠產生的一種墨的包漿。就好似古瓷上的紋路一樣,不用說了,這是一方古墨。

再看墨的背面,寫著“天垂元精,嶽降粹靈”幾個字,而正面卻是一位唐服男子的畫像。

貞娘不由的眨了眨眼睛,隨後又朝著那狂生施了一禮:“可否試試墨?”

那狂生看了貞娘一眼。嘴角抽了抽。這等名貴之墨又豈能拿來輕易試墨,不過,出來時,師傅說過。可以試墨,因此儘管他心中萬分的不捨,但還是點點頭:“可。”

隨後便拿出一方硯臺筆和紙,擺在貞娘面前,貞娘又在一邊一家店門口取了一些屋簷水,然後小心的研著究,慢慢的,有節奏的,如此。沒一會兒就磨好了。

貞娘便又拿起筆在紙上隨意畫了幾墨。漿深而色烏,烏並不是不黑,而是墨色內斂,而內斂之中卻隱帶墨彩,此是氣凝之故。再聞其淡淡的蘭麝之香,貞娘深深的吸了口氣,隨後人便衝著那狂生福一禮道:“上黨碧松煙,夷陵丹砂末。蘭麝凝珍墨,精光乃堪掇。”貞娘不由的吟誦出了李白作的詩句。

而隨著貞娘這詩句的吟完,那狂生一臉的錯諤。

而貞娘此時卻又繼續道:“若小女子沒看錯的說,這應是唐時著名的潞州墨,上堂松心墨。”

“何人所制?”那狂生緊接著問。說實話,貞娘認出唐時的墨不稀奇,畢竟墨上男子畫像是著唐服的,多少算是有些提示,只是這位李姑娘一口說出上黨松心墨,倒是讓他另眼相看。

“唐李陽冰李少監所制。”貞娘回道。

“此墨為何意?”那狂生繼續問。

“李少監為太白先生之族叔,太白先生落魄時投奔李少監,兩人氣味相投,太白先生為李少監畫像賦贊文為《當塗李宰君畫贊》,此贊文的第一句便是天垂元精,嶽降精粹。而此墨為李少監之自賞墨,因此,並未落下名款。”貞娘一字一句的道。

這就好象許多畫家畫自畫像一樣。

此時那狂生臉色已經一片青白,他沒想到真能有人認出此墨來。

“此墨有何特殊之處?”這時,那狂生只是咬著牙一字一頓的道。

“此墨用料中加入了夜明珠粉,因此此墨之墨跡於夜間能發光。”貞娘又道,這卻是她剛才試墨試出來的,本來她認為是墨彩,但潞墨鮮有墨彩出,於是貞娘便想到了夜明珠。

聽完貞孃的話,那狂生已面如死灰了。

而周圍大多都是制墨業的同行之人,這時一個個眼睛都綠了,唐時分易墨和潞墨,易墨後來遷往徽州,成就了徽墨,而潞墨卻絕了。如此,潞墨之珍貴就不用說了,更何況此墨為李少監自賞墨,李少監曾是御墨監造者,另外再加上夜明珠,此墨之價值黃金難及。

而再想著之前那狂生放出的豪言,也就是說,如今,這塊墨就得歸李貞娘所有了。眾人如何能不眼紅。

那狂生倒也是個說話算話的,臉色青白了一陣後,終於餒然的一嘆氣:“李大掌櫃的果然是巾幗不讓鬚眉,如此,這塊墨就歸李大掌櫃所有,在下告辭。”

說著,那狂生拔腿就要走,連墨匣都不要了。

實在是他怕再不走的話,就要反悔,拿著墨跑了。

“這位師傅且慢。”貞娘回身叫道。

“還是什麼事情?”那位狂生口氣不好的道。

“君子不奪人所好,小女子此生能見識此墨,已是得償所願,若是再厚顏接受此墨便是貪心,怕遭天譴。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