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43嚴懲

大公主之死真相大白,可宮裡的人誰也沒有輕鬆的感覺!

主要原因是大公主的乳母與服侍的宮人看管不利,才會令大公主誤吞異物而死,所以這些人都要被治罪!但大公主的乳母萬氏在被押下去前,又道出其中驚人的內幕!

大公主剛吞下異物卡在喉間、呼吸困難時,所有人都亂了手腳!乳母只看到大公主當時是在吃鳳宮裡帶回來的酥酪糕,就向甄嬪進行了稟報。

甄嬪第一反應竟是派人去福寧宮向徐太后稟報此事!她懷疑是皇后要害大公主!還是宮人中有機靈的,跑去請太醫!所以,徐太后才會到了繁花閣便開始痛斥皇后歹毒,認定司洛芸是害死大公主的兇手!

結果司洛芸一番根本沒把甄嬪和大公主看作威脅的言論一出,真是比那五巴掌耳光打得還響!所有人都在心中嘲弄甄嬪的自我感覺實在是太良好了!

皇帝很快就下旨對照顧大公主的一干人等定了罪,畢竟死的是一個皇家公主,無論她生前是否得皇帝的看重,失職的人都不能輕饒!

甄嬪照料大公主失職、對皇后大不敬、詛咒公主與皇子,數罪併罰降為宮女子,打入冷宮了卻殘生!

大公主之死、甄嬪的下場無疑於是給後宮妃妾們敲了一個警鐘!同時她們看清事實--這後宮之中真正當寵的女人是皇后娘娘!

也許是人們習慣了皇帝寵愛的都是妃妾,對身居正妻之位的皇后多是敬愛。畢竟皇后輕易不會換人,可後宮妃妾卻是時有新鮮……像獨孤夜這樣專寵皇后的皇帝的確是少見!

不管是寵皇后,還是寵妃妾,反正皇帝的心現在在一個女人身上,其他女人如果對這個女人不利就得好好想一下後果!況且這個女人還是後宮之首的皇后!

徐太后想不到自己反倒被甄嬪給利用了,真是嘔得胸口疼!其實若不是她太想打壓司皇后了,也不會一時不查就亂了路數!

說來說去,還是徐家日益衰敗、陳王即將返京的事太讓徐太后傷神鬧心了!

皇帝削藩,徐太后第一個就反對!這意味著殤太子的嫡子陳王也保不住陳國藩地!不再有國、不再有臣,只能是一名普通的皇室親王、郡王!

但後宮不得干政,徐家唯一的徐尚書為了家族長遠考慮也站在了皇帝的一邊!畢竟陳王年幼,又遠在陳地,徐家為了支援陳王而反對削藩,並沒有什麼好處!

徐尚書支援皇帝削藩的好處就是保住了刑部尚書一職,雖然一開始他的目的還是想讓徐美人得*,但後來徐美人在宮中病逝,徐尚書也沒有回頭路了。

徐家衰敗的原因絕不止是先帝之前的刻意打壓那麼簡單!

當年的徐國丈與徐皇后就是太得意忘形了,以為先帝能當上皇帝全憑徐家支援!竟不把先帝的威嚴放在眼中,父女倆屢屢在朝堂、後宮冒犯龍威!先帝惱怒,卻為了穩定朝堂與政權一直隱忍著!

直到徐國丈病逝,先帝才開始打壓日益囂張的徐家人!仗著徐國丈與徐皇后的威勢,徐家人中有不少胡作非為者,這正好給了先帝把柄可抓!

到了徐尚書這裡,他已經懂得夾起尾巴當人臣,只是徐太后還是有些轉不過彎來!

甄嬪與大公主事件之後,誣衊皇后迫害後宮妃妾、殘害皇嗣的造謠者也陸續被官府抓起來!

追根溯源的查了近兩個月,負責查辦此案的官員擬了奏摺遞到皇帝案頭!開啟奏摺一看,上面羅列著牽扯進誣後謠言的達官貴人竟達二十多人!謠言的始作俑者便是徐家人!

這後宮中能隨意召見家人、族人入宮覲見的只有徐太后和皇后!就連廖賢妃這樣的高位妃子都沒有這種特權!

徐家女眷進宮探望徐太后,自然就會聽到一些後宮軼事。有時候在官家或世家各種宴會上,為了顯示徐家在天家眼中的不凡,就會順口講幾句宮中“秘聞”!

徐家人本來就看著司皇后的位置眼熱,好不容易送進宮一個徐美人,結果還沒熬到新妃制實行就病死了!而病死的原因多少還與司皇后罰徐美人跪有關!這樣一來,徐家女眷在說宮裡各位后妃的時候,難免就隱諱的往司皇后身上潑汙水!再經由其他到場的女眷加以潤色傳播,就形成了民間流傳的那些不實謠言!

皇帝看完奏摺,冷笑之後便提筆寫下兩道聖旨!

一道聖旨是責令刑部尚書徐厚照暫停職事,回家反省管理族人不嚴之罪!

另一道聖旨是將凡是與此次謠言傳播有關的人全部治罪!官家者,夫削官三級、婦掌嘴二十!平民者,男杖刑二十、婦掌嘴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