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4部分

一直以來,書法別樹一幟、自成一體,向來就是王羲之最為得意之處,別人追捧他為書聖,當世書法無人能及。

王羲之嘴上謙虛,心中卻是頗為得意,同樣的,他也認為自己的書法當世無人能出其右。

可是眼前的唐豆,在書寫第一首《陋室銘》的時候,其書法就已經與自己不相上下,而今唐豆更是洋洋灑灑寫出了這首《桃花詩》,書法自成一家,已登大成之境,就連王羲之也自嘆不如。

書法大成,說起來簡單,可是真正想要達到這一步談何容易。

王羲之宅中有洗墨池,洗墨池呈橢圓形,長一丈六尺,深二尺七寸,池水久旱不涸,久雨不溢,王羲之練習書法之後就在這個池中洗刷毛筆硯臺,歷經無數寒暑,池中碧水變成墨色,由此可見王羲之習字之刻苦艱辛,可是就算如此,王羲之的書法依舊差一線之隔而未臻大成之境。

而如今,他面前這個從天而降的唐豆竟然年紀輕輕已經領悟到了書法的真諦,這令王羲之又羞又愧,又有一些嫉妒,更多的是那種無力的挫敗感。

此時蘭亭集會的氣氛已經被烘托了起來,在美酒襯托之下,一首首詩文從各位名流的筆下脫穎而出。

謝安得詩兩首,一首四言、一首五言,同時也在詩中表達出了跟唐豆同樣的淡薄名利縱情山水之意。

司徒左西屬謝萬、左司馬孫綽、行參軍徐豐之、餘姚令孫統、王凝之、王肅之、王彬之、王徽之、陳郡袁嶠之各得詩兩首。

散騎常侍郗曇、前參軍王豐之、前上虞令華茂、穎川庾友、鎮軍司馬虞說、群功曹魏滂、群五官佐謝繹、穎川庾蘊、前中軍參軍孫嗣、行參軍曹茂之、徐州西平曹華、滎楊桓偉、王元之、王蘊之、王渙之各得詩一首。

此時的眾人差不多都有了三四分酒意,而唐豆更是不堪,在眾人勸酒之下,現在已經有了六七分酒意,基本上已經是處於半醉半醒之間了。

而王羲之心中百感交集,獨酌了幾大杯,基本上已經是醉了。

這時謝安將眾人書寫的詩篇收集在一起,細數了一遍,哈哈笑著宣佈:“諸位好友,今日雅會共得詩文三十九首,我看不如就把這三十九首詩文彙編成集如何?”

醉醺醺的唐豆眼前一亮,《蘭亭集》要出爐了。

唐豆偷偷咧了一下嘴,歷史上的《蘭亭集》只收錄了三十七首詩詞,如今謝安宣佈為三十九首,那自然是將自己剽竊的《陋室銘》和《桃花詩》也收錄其中了。

這一回可玩的有些過火了,《蘭亭集》中有了自己的名字和自己剽竊的兩首詩,不知道傳到後世會是如何。

眾人聽到謝安的提議,轟然叫好,孫綽笑道:“你我今日蘭亭相聚,得此佳文彙編成集,我看不如就叫《蘭亭集》好了。”

“對,正該叫《蘭亭集》。”眾人紛紛附和。

唐豆咧著嘴也隨聲附和著,《蘭亭集》問世了,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也該新鮮出爐了,至於《蘭亭集》中收錄的《陋室銘》和《桃花詩》……唉,管它呢,走一步看一步,《蘭亭集》之所以出名,並非是因為它裡面收錄的詩詞有多麼著名,而是因為王羲之題寫的《蘭亭集序》,只要《蘭亭集序》還是原汁原味,《陋室銘》和《桃花詩》的事情總是有辦法可以解決的。

等到人們安靜了一些,孫綽笑著說道:“詩文既然成集,自當有序,我提議,就由逸少為《蘭亭集》作序如何?”

王羲之是蘭亭集會的發起人,孫綽提議由他作序恰如其分,自然得到眾人的響應。

作序是有講究的,序是一本書的導讀,作者一般都是要找名氣比自己大的人為自己的書作序,《蘭亭集》是一本合集,人們自然也會推舉合集中名氣最高的人為合集作序,這個人自然是非王羲之莫屬。

在眾人的盛情邀請之下,醉醺醺的王羲之腳步踉蹌的排眾而出,搖晃著走到唐豆麵前,哈哈笑著拍了拍唐豆,轉身大聲說道:“今日之會,好友雲集,更有子豆詩文皆妙不可言,書法更是令逸少望其項背而不如。我提議,這個序當由子豆來提才是。”

我去,唐豆險些沒有直接摸上傳送戒指噔的一下飛走。

這不是扯淡麼。

《蘭亭集序》……唐豆出品……

這玩笑開大了……

唐豆一頭瀑布汗,腦中飛快的想著應對之策……

所幸,面對王羲之的提議,附和著寥寥無幾。

唐豆的文采已經摺服了大家,書法麼,大家都是行家,也看出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