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在湖泊江河之中來的來的灑脫。如今衝入水中,就好像如魚得水一般,那叫一個暢快。
本來海里的弄潮高手在江湖之中就不是浪裡白條們的對手,加之先前被打懵了,又被來回逃竄搞得筋疲力盡,氣勢也不行了,故此他們與韓素髮部一接觸就落了下乘。韓素髮親自率兵衝入敵人隊伍之中,在水中虐殺著敵人。
此次趙家派來的偷襲的足有兩萬人,活著回去的卻只有三千餘人,其餘的都被炮火砸碎或者被太湖好漢所殺葬身魚腹之中。江面被染成了血紅的顏色,泛著一股血腥的味道,戰鬥很快就結束了,而其他三面則同時進攻,想要配合江岸的偷襲。陸繹提前通知各方將領不可懈怠,他們自然沒有奪城成功。城外趙凌不明白,為何自己派入城內的忍者軍團沒了訊息,為何在江面偷渡攻擊另一面的大軍也沒有吸引兵力,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當趙凌見到一聲血水的水師指揮,又看到重傷昏迷的趙一郎的時候,一切答案就此解開了。原來這一切陸繹早就料到了,看來這次自己輸得徹徹底底。
第二日,趙家委派一隊使臣打著節仗來南京城下請求談判,但迎接他們的不再是大開的城門和相應的交談,而是冷冰冰的箭矢和各種威脅的話語。趙凌臉色蒼白,頓時有些進退兩難,自己是不是真的選錯了呢,趁火打劫不成反被其傷,但聽到山東方面傳來的一些戰爭訊息,以及北京和順天府已經易主的訊息後,趙凌陷入了絕望當中,久久難以自拔。
—————————————————————————————————————
打仗的耗費是巨大的,所以歷朝歷代的君主才希望天下太平,這是重要原因之一。而出現糧草不齊和錢財耗盡的事情也是時常發生的,到最後免不了就要以戰養戰,這般一來即便取得了勝利,卻也損了在百姓心中的民心。
所以通常需要對外戰爭都是在國富民強之時,除非是已經不得不打了,否則定是逃脫不了這般規律。陸炳的山東帝國雖然崛起的時間短,但資金積累的多,這些年陸炳靠著山東和後來開闢的南方商業簡直賺翻了,利用比沈家佔優的政治優勢,陸炳在商場之上可以打破一些規矩,做到創新。如今,沈家落敗,陸炳可以稱之為當之無愧的大明首富。
不過即便如此,戰端一開,各項支出增多還是讓陸炳有些吃不消。雖說兵就是那些兵,軍餉也大多是均衡的,戰爭開始後只有略微的提高,但這些貼補乘以一個龐大的基數後就不是小數目了。而且一旦產生傷亡,陸家軍還有喪葬費安家費,另外治療士兵所需藥材也得花錢。這些就是個天文數字了,陸家軍人數少,但戰鬥力較強,其中百鍊精兵的軍餉最高,光在他們身上的花銷就遠遠高於大明數十萬軍隊花銷的總和。
另外戰端一開就要有專職運送糧草的隊伍,戰鬥部隊隨軍揹負的糧草只能做平日口糧,為了以防萬一,必須做好萬全準備。長途跋涉,不說人了,光運送糧草器械的馬都得多吃點,一人多吃一口,那十萬人呢,三十萬人呢?故此錢又是不少花,軍中小小的一點改變,一旦面臨一個龐大基數就不再是小事兒了。陸炳最初想要利用空運,熱氣球這樣操作人數較少,不需要耗費口糧的方法運送,但考慮到空投的準確性較差,容易損壞物品,技術還不完善,可視性差,容易暴露下方軍隊目標,對地形天氣風向等因素要求過高,所以暫時擱淺。
但沈紫杉的到來卻解決了一部分問題,她建議這些資源可從海外補充。讓南美銀礦大量的銀子,以及玉米等糧食作物進入山東,為戰爭做好補給。於是陸繹攻克寧滬後,沈紫杉和段清風從這裡得到了以前出征琉球時候的大量船隻,加之停泊在山東的水勢力量由孟霖指揮,兩路進軍會師後急急奔赴南美。有沈紫杉的帶領航線熟悉了,他們的速度也就快了起來,平均這一來一回採用了五個月。為陸家軍提供了白銀糧食等物,使得陸炳不再為軍餉糧草發愁。
家中有糧心裡不慌,陸炳從容不迫的應對起了戰爭,節節勝利,正朝著君臨天下步步進發。
第七十一章 傳道之新武當
段清風跟著沈紫杉第二次來到了南美,這裡的氣候有些炎熱,但對段清風來說並不是個事兒,他只需輕輕一運功,一屋子就瞬間變得涼爽無比了。在熱的環境下練陰功,那可謂是矛盾中前行,自然困難無比,但卻也進步神速,一日千里。
南美沈紫杉和西班牙人分線而治,兩方人在最初打了很久,打到都疲乏了也沒分出勝負來,故此大家為了雙方共同的目的,於是選擇了和談,劃分割槽域各自治理。雖然也有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