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來七曇禪祖雖有妙法,卻不敢輕易移動原承天,那原承天仍是留在原處,只是被七曇禪祖施了手段,諸修等閒瞧不見罷了。
只是七曇能瞞過諸修,卻瞞不過兩隻靈蟲。
原侍一見靈蟲只管去尋原承天,口中叫道:“該死的靈蟲,修成大道便要回噬舊主不成。”手中劈天鉞就朝小白身上一擊。
小白連避三次,原侍一仍是不肯放手,這就惹惱了小白,當下蟲口戟張,就向原侍一撲去。
原侍一不慌不忙,叫道:“來得好。”將身子化成鐵嘴蒼鷹,反來去啄小白。小白不閃不避,任這隻鐵嘴蒼鷹啄來。原侍一卻是最知機不過的,見這小白不懼,怎會來啄,身子一晃,又化成一隻雲雀,與那小白糾纏起來。
這雲雀最喜在雲中穿梭,遁速雖不算是極快,但難得的是身子靈便之極,原侍一化為雲雀之後,亦具這項神通,小白雖是迅猛之極,卻總是跟不上雲雀的步伐,身上被雲雀連啄了數下。
那小青見小白屢屢吃虧,也飛過來與雲雀廝殺,但云雀越戰越勇,兩隻靈蟲仍是撲殺雲雀不著。
原侍一來鬥這兩隻靈蟲,本是成竹在胸。他知道世間之物,必是相生相剋,這世間總有一物能剋制二蟲。而唯有自己擅長變化,方有可能探出二蟲的剋星來。
見雲雀雖比二蟲飛得快,卻難傷二蟲,於是原侍一再來變化,或為異獸,或為靈禽,片刻間,已化身十餘隻生靈。
但無論原侍一化身為怎樣生靈,小白小青皆是不懼,若非原侍一膽大心細,有幾次都要被那小白噬去。
就在這時,空中有人道:“侍一,二蟲來自魔界,喜噬靈氣之物,等閒性靈,不可能是其對手,你不如變化九淵生靈,或可能尋出二蟲的天敵來。”正是九瓏悄然來到原承天身邊。
原侍一喜道:“仙子既來護法,我便可全心全意與這二蟲一斗。”果然將身一晃,變成一隻九淵生靈,是為一隻九淵吞魂獸。
原侍一亦是被開啟了靈臺的,於九淵諸物自然也是精熟,變化九淵諸物,亦是隨心而發。
但九淵吞魂獸變得雖是毫無破綻,瞧那小青小白的態度,仍是絲毫不懼,不由得暗暗心焦。
九瓏暗道:“若讓侍一這般變來變去,何時才能尋出這二蟲的天敵來?看來終要動用天課神算不可。”
正要掐指算來,心中又想起原承天吩咐,不免又猶豫起來,世尊千叮萬囑,自己也是應承過的,今日雖是緊急,卻又怎能破誓?
凝目瞧去,只見二蟲雖與原侍一纏鬥,但心心念念,只想衝到原承天的藏身之處,若說二蟲心念舊主,瞧這情形,又有幾分不像。
九瓏暗道:“二蟲急著要回到承天身邊,難道當真是為了噬主,以便唯我獨尊?小白也就罷了,小青分明還是有些靈智的,這其中只怕有些蹊蹺。若是承天醒來,此事或可迎刃而解。”
但原承天此次昏沉,雖是惹得天下大亂,其實細算來也沒幾日,只因原承天身系天下安危,平日裡倒也罷了,如今原承天忽的不能理事,方知這天下竟是一刻也離不得他。
九瓏想明此節,這才去了焦燥之心,暗道:“承天,你只管好生修行,天下事再怎樣危急,瓏兒自當替你承擔。”
這時九龍海中,分出七八處戰場來,每處戰場鬥得都是激烈之極。尤其是赤龍金龍的戰團越卷越大。
兩大真龍此番大展身手,越戰越強,對手也只好增兵添將,到最後竟是二十餘名大能獸禽被捲進戰團,勢難脫身。
而七曇禪祖,亦以手中一片慶雲,纏住了十餘名對手。多虧這二龍一禪之力,將大半大能獸禽纏住,原承天這裡,方才無人侵擾。
九瓏朝原承天隱身之處瞧去,知道有綠龍一直在原承天身邊照拂,倒也放心,於是就在原承天隱身近處盤膝而坐,未手便來攏琴,正是一曲滿座皆聽。
此曲一出,已方修士無不士氣大震,真玄完足。妙韻十音各具神通,但助陣輔佐之功,非此曲莫屬了。
原侍一與二蟲纏鬥,自是驚險萬狀,自他化身鐵嘴蒼鷹以來,竟變化出四五十種生靈來,奈何這四五十種生靈,皆不被小白小青所懼,那原侍一顯然已是技窮了。
看來諸處尚可支撐,唯這二蟲最是難纏,若這二蟲分出身來撲向原承天,實不知有怎樣後果。
鼻端忽的又飄來奇香陣陣,九瓏心中一動,按捺住心中狂跳,生怕又是白白歡喜一場。
就見原承天藏身之處生出三道光華,分為紫白青三色,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