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此刻三王氣勢洶洶,要與天下諸修為敵,昊天仙修之士怎能坐視,自然要想方設法,解了當前的燃看之危及性命再說。
便道:“禪師若是另有妙法,承天無有不從,若是隻是替三王求情,請恕承天堅持已見。”
他知道三王能夠從冥界得升昊天小冥界,與靈幽禪師定然脫不了干係,若無靈幽禪師這樣的大能之士相助,那天羅界力怎是容得破解的?
雖知靈幽禪師修為高於自己甚多,且靈幽禪師偏向三王,亦有其苦衷,但自己的立場既然能站得住腳,又怎能屈從?
九瓏聽到這裡,也是眉頭微皺,雖然靈幽禪師與她向來交好,但若是禪師一味向著三王,自己這位說合之士,就只好與承天“同流合汙”?
二人相視一眼,心意已知。但無論是戰是和,今日之事,端的是棘手之極。
第1415章莫待花落空折枝
靈幽禪師緩緩道:“鬼修遭天地所限,世人怨恨,固然是咎由自取,但此事需得緩緩圖之,且三王之尊,絕不可犯。”
原承天道:“三王挾百萬鬼修,來奪飛龍谷定魂造化神幡,那是要將昊天百萬無辜仙修之士盡化鬼修,到時天下之大,已無仙修之士容身之地,莫非亦是禪師所願?”
靈幽禪師不由皺眉,道:“造化神幡自然絕不容落於三王之手。”
此言一出,屋中情形略見緩和,只因原承天與靈幽禪師總算是找到一處共識了。
九瓏笑道:“承天率眾來此小冥界,其目的亦是阻止三王奪幡罷了,如此說來,此事唯一難解之處,就在於如何處置三王了。”
靈幽禪師道:“仙子所言極是。”
九瓏道:“冥界法則松馳,三王肆無忌憚,是以需得嚴懲,此承天之意也。而三王雖有大過,但王位天授,怎可輕廢?且若廢三王,鬼修無人約束,為禍更烈,此禪師之憂也。”
原承天與靈幽禪師齊齊點頭不語。
九瓏舉目瞧向窗外白梅,道:“禪師,你從死中求生,悟鬼禪之道,當知天地無處不慈悲,便是那朽骨枯梅,亦蘊無限生機。”
靈幽禪師微笑道:“卻不知仙子何意。”
九瓏道:“天地慈悲如此,禪師可信天道?”
靈幽禪師肅容道:“若不信天道,本禪子怎有今日成就。”
九瓏道:“既是如此,此事何不由天道來決?承天設諭天台將此事告之天地,想來那三王是天地所設,封神印亦是天地之意,如今三王挾眾問罪,問的也是天地之罪,若解此事,則天地不可,此之謂解鈴還需繫鈴人。”
靈幽禪師笑道:“原來仙子所持,亦與承天相同。”
九瓏嫣然笑道:“禪師不肯諭天降劫,不過是擔心那天地懲得重了,看來禪師亦是信不過天道了。只因諸事皆由天地而起,天地想來亦如我凡夫俗子一般,知錯而不改,一意孤行。”
靈幽禪師哈哈大笑道:“仙子巧言善變,本禪子終究辯你不過。”此言已是自承信不過天地處事公平了。
九瓏道:“三王挾眾問罪仙庭,不知那最終定奪的是天道還是仙庭神執?”
靈幽禪師沉思半晌道:“便是仙庭神執,亦要稟天道而行。”
九瓏道:“這就是了,既然問來問去,問的都是天地之意,如今承天諭天告罪,反倒是替三王尋一個捷徑,豈不是免去無數風波?若那三王將昊天仙修之士盡化鬼修,清平世界化成修羅地獄,挾千萬億萬鬼修之眾問罪仙庭,卻不知此舉是在問罪,還是要顛覆天道?”
靈幽禪師聞聽此言,心中好不惶恐。三王挾眾威脅,的確是行事過於偏激。
九瓏道:“天道縱有不公,萬事也皆要由天道定奪,正如三王縱是失德,亦不可輕廢,兩者道理本是一般。還請禪師深思。”
靈幽禪師長身笑道:“既是如此,便請承天諭天問罪。”
原承天知道靈幽禪師心中仍是偏向三王,只因九瓏語中機鋒無數,處處以天道壓他,靈幽禪師自然辯她不過,且九瓏身份地位,著實不可輕視,縱是靈幽禪師道法造化,亦不敢將她得罪了。
因此今日之事,就算有所緩解,自己與靈幽禪師之間,卻是結下了死結。
此次三王行事,的確有挾眾威脅仙庭之意,縱是靈幽禪師一味偏袒,只怕也是欲辯無詞。
原承天緩緩道:“鬼修之道,雖是逆天而行,但鬼修之中若無大能,難免要受諸修所欺,好比此次三王要一統小冥界,繞御小冥界諸修,自然使得諸大仙族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