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項思龍心下患得患失的思前想後,腦中似是一片寧靜又似是顯得有些混亂,只表面上仿是不動聲色,無喜無哀—因為他發覺章邯的目光一直在監視著他呢!
可不能露了馬腳!
隊伍的行動是快捷而毫無聲響的——章邯訓練出的這批人馬確是出色,雖有三分之一以上是些老弱病殘之輩,但身上都釋出一股勇悍之氣,並且紀律嚴明,讓人不敢小視。
馬匹足蹄全都裹以棉布,並且隊伍不準點燈,但行進速度還是顯得有條不紊,看來章邯訓練過他的隊伍為夜行做備戰準備——他反叛項羽的行動是早有預謀的!
項思龍坐在一節豪華車廂上,透過車窗探頭看著這一切,心中對章邯的“敬服”和戒備又多了一層——終究不愧是名震秦未的大將軍,領軍作戰的確是有一套——能文能武!
為項思龍駕車的是了因和尚,他們這節車廂兩側有上百名精悍武士作“護衛”,顯示出項思龍身份的“祟尊”。
項思龍對這“憂待”倒沒什麼觀感,了因可就不一樣了——雙目瞪得大大的,一臉怒氣,不時用手中馬鞭狠抽馬匹以洩心中不平。要不是項思龍時時用傳音入密的功夫告誡他要沉住氣,只怕早就發作出來了。不過他心裡面卻是把章邯的八代祖宗都罵了個遍,勝上怒氣中不覺又顯出一絲得意之色。
在項思龍這節車廂之前,是一眾開路武將作為先鋒營,為眾人負責探路和防守,行動顯得甚是謹慎,不時派信使馳來馳去把前面的情況傳遞到隊伍中間和後頭。
章邯是在隊伍後頭押陣,跟緊了項思龍,他也是騎在馬上,四聖士左右而立。而後就是糧草後勤隊伍,再後又是一眾武將領兵端後。
整個陣營除項思龍坐了一輛馬車,另一輛馬佃章邯也似甚為看重,親自守護左右,也派了上百馬奇兵據守兩側,只不知內中乘坐的似何等“大人物”,氣派竟比自己這“秦王”還要大——不但本體比之自己所乘的長了倍餘,連馬匹也有八隻而自己所乘馬呈只有馬四隻。
那輛馬車中的“大人物”或什麼東西是不是章邯無懼自己的憑仗呢?倒不只是個啥米玩意兒?
項思龍一留上神來,不知不覺的施出了“意念搜物術”,這是他自“移魂轉意大法”中演變自創的一門精神意念法門,就是透過自身內力把自身精神意念凝為一個無形之物,可以無處不至無孔不入,用來測四周圍的生命和物體,並且可以辯別分析出所探測到的生命和物體的能量,端是神妙異常,這是項思龍意想在黑暗中與人格鬥而思想出的。
不過也有其缺陷性,就是探測範圍不大,只有幾百平方米。
但是另一輛馬車就在自己馬車後面;自己的“意念按物術”已足夠探泅到那裡了項思龍心下里想著,用功力凝聚的精神意念已是逐漸透過那車廂門板進入到車廂裡面來了。
黑暗之外就是毫無生命氣息的靜寂,這車廂雖是封閉的,空氣本就流動不暢,但項思龍感覺內中的空氣簡直有若凝固了……
啊!這……項思龍來不及細作思量,便只覺車廂內突地湧生出一股強大無匹的旋轉氣流,有若一道龍捲風般把自己的“精神意念”緊緊吸住,並且愈吸愈緊……
項思龍心下狂震,但卻也臨危不懼,忙施加功力,把自己的“精神意念”凝化成一柄鋒利鋼箭,“嗖”的一聲射穿纏身的施轉氣流,車廂內頓時冒出氣勁摩擦的火化……
待項思龍收功斂神時,只覺胸口一陣氣悶,忙運功調息,可就在這時,身後那馬車車廂“轟!”的一聲巨響,木板四處飛射,驚叫聲和慘呼聲同時響起,隊伍頓時一陣混亂……
臉色大變的章邯連聲喝令隊伍安靜,可這驟然變故,讓得眾人心神惶亂,一下子卻哪裡安靜得下來?直持章邯出掌擊斃了兩名士兵,大家才震懾下來,恢復秩序。
項思龍這刻已假裝“吃驚”的樣子,探出頭來,向後望去,卻見身後馬車上赫然放著一副漆黑的棺材,也不知是用什麼質地製成的,棺材四周索繞的一層濃黑霧氣,讓人見了心裡不覺發毛。
項思龍心下驚納的把目光轉投向章邯,卻見他一臉焦促之色的也正向自己望來,象是害怕什麼秘密被項思龍知道了似的。
難道這俱詭異的棺材就是章邯的憑仗?
這內中卻到底有什麼古怪呢?方才那道強猛勁氣……
項思龍心下疑慮的想著時,卻突見馬車上那棺材一跳一突的,並且緩緩的旋轉起來,在這黑夜中發出“咚!咚!嘭!嘭!”的聲音,甚是刺耳,讓人聽了膽小者只怕是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