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00部分

“達爾文港雖然是澳大利亞的土地,只是澳洲這個國家地理情況很糟糕。”何足道開始普及澳大利亞的地理問題。

澳大利亞面積接近800萬平方公里,地理條件卻不是太好。這個英聯邦成員國的地形很有特色。東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全國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撥2230米,在靠海處是狹窄的海灘緩坡,緩斜向西,漸成平原。沿海地區到處是寬闊的沙灘和蔥翠的草木,那裡的地形千姿百態:在悉尼市西面有藍山山脈的懸崖峭壁,在布里斯本北面有葛拉思豪斯山脈高大、優美而歷經侵蝕的火山頸,而在阿德雷德市西面的南海岸則是一片平坦的原野。

這個國家的大部分國土,約70%,屬於乾旱或半乾旱地帶,中部大部分地區不適合居住。澳大利亞有11個大沙漠,它們約佔整個大陸面積的20%。由於降雨量很小,大陸三分之一以上的面積被沙漠覆蓋。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平坦、最乾燥的大陸,中部窪地及西部高原均為氣候乾燥的沙漠,中部的艾爾湖是澳大利亞的最低點,湖面低於海平面16米。能作畜牧及耕種的土地只有26萬平方公里。沿海地帶,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帶,適於居住與耕種。這裡丘陵起伏,水源豐富,土地肥沃。除南海岸外,整個沿海地帶形成一條環繞大陸的“綠帶”,正是這條綠帶養育了這個國家。

這種奇特的地形讓人民海軍已經佔領的達爾文港變得很“有趣”,因為澳大利亞的精華地帶在東南地區,處於西北地區的達爾文港是一個真正的港口城市。根本沒有鐵路公路通往澳大利亞東南部的悉尼。

不僅如此,澳大利亞的地下水含鹽度高於人體,人喝下去之後不僅不能“解渴”,反倒會“越喝越渴”。所以試圖在短時間內依靠大量人力開闢一條貫通澳大利亞的鐵路或者公路來維持運輸,也是完全不現實的計劃。哪怕是中國這樣人力充沛,有著大量巨型工程經驗的國家,也辦不到。想幹掉澳大利亞只有依靠海軍才行。

“這還牽扯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佔領之後的維持。澳大利亞本國的工業水平很落後,現在雖然也有一些鋼鐵廠,有開挖自己的煤炭。澳大利亞的優質鐵礦也降低了澳大利亞的成本。但是澳大利亞這個國家的核心問題是國內市場狹小,規模產量都很低。想佔完全領澳大利亞已經不可能是短期戰,整個時間很可能要用兩年甚至三年。”何足道冷靜的闡述著軍委的觀點,“當然,我們可以在澳大利亞西部,北部等無人區建立起一系列的據點,這很容易。因為那裡基本可以認為是無人區。在那裡的一切都需要我們自己來建設。”

看地圖是看不出澳大利亞的問題,這麼一大塊土地不能不讓人羨慕。同志們對澳大利亞的印象是“盛產羊毛”,既然是生產羊毛,那肯定是一個廣袤的大草原為主的國家。關於地下水不能引用的問題,初中課本上就有介紹。不過大家覺得這些事情應該能夠克服,然而聽了何足道的介紹之後,原本熱情洋溢的情緒在不斷降低。

“我們要奪取澳大利亞的最大的原因是,澳大利亞是鐵了心要和中國戰鬥到底的。儘管這個國家只有700萬人口,不能讓美國把澳大利亞當成進攻中國的基地。美國巨大的工業能力如果真的用來和我們打仗,我們必然將陷入一場漫長的戰爭中。徹底斷絕了美國向中國動手的念頭之後,才有和平可言。”何足道最後做了總結性發言。

任啟瑩聽的很認真,等何足道說完,任啟瑩問道:“如果現階段只是要解決澳大利亞有組織的對抗,而不是徹底奪取澳大利亞需要多久。聽何政委的介紹,澳大利亞只有700萬人口,我們只用解決澳大利亞沿海的一些據點,而不是把澳大利亞建成一個能夠抵抗有可能出現的美國進攻,這需要多久?”

“大概需要9個月。”何足道回答了這個問題。

原本對何足道提出的兩年到三年的時間感到有些擔心的政治局委員都鬆了口氣。如果只需要9個月就能解決澳大利亞的有組織反抗,的確不需要在中國本土實施總動員。

任啟瑩稍稍等了一下,彷彿是思考了一陣,然後才說道:“如果是這樣,我覺得按照現在的計劃進行就很好。而且太平洋中還有那麼多島嶼,把這些島嶼上的英國勢力攆出去,與把這些島嶼變成中國可以抵抗外來入侵的基地之間肯定需要一段時間。任何事情都要分步來完成。”

任啟瑩的觀點得到了大部分同志的認同,隨後的表決中,同志們都同意了繼續南下的計劃,同時同意了對民用汽油、柴油供應的限制。但是並不主張實施總體戰的制度。確定了戰爭計劃,這次會議討論的方向就轉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