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者厭棄俗惡,滿腹憤懣,也必然鬱郁早亡。此刻觀圖思義,小雪方始醒悟“蒼松,仙鶴,它們都很清高,面對險惡從不屈服,卻能夠久生於世間,被人當作清峻長壽的吉徵。原因全在於自高不傲物,寬和隨性的心態。”
想到此節,登如醍醐灌頂,久積的鬱憤減輕大半。不自覺按圖形比劃,起初只能擺動雙手,十二副松鶴圖擬演完畢,竟能坐直腰背。小雪精神一振,強撐著爬起身,照著圖象抬手挪腿。動時鶴舞,靜時松立,一動一靜儼然成式。片刻間神清氣爽,腿腳舒活,原本衰微的心跳,竟隨動作漸轉堅實。再次定睛觀看,那拙劣的筆劃彷彿改了樣,仙鶴引吭振翅,松樹橫枝矯勁,奇姿妙態令人神馳,小雪驚喜難抑“原來如此,師哥沉睡這麼多天,竟是為參悟仙家至理,醒來後立刻寫在牆上。”興之所致,扭頭向近旁的圖文看去。
麻姑忽道:“別看其他的文字,松鶴相已夠你參詳很久。”小雪一凜,應道:“是。”目光移回原處,細細觀看琢磨,只覺妙意深遠,松鶴動靜各異,神韻相類,隱然契合劍仙門“定鬥”兩道。倘若依樣而為,完全可以衍生出一種攻防兼具的新劍術。思之彌深,愈感著迷,她站起身運氣繞圈,嘗試著將松鶴姿態融入元罡五雷步中。從最基本的**入手,新增新悟的法義,此乃劍仙門創制劍術的常規步驟。然而真氣凝成菊英劍氣,一經提運立致心脈大痛,天風龍寶幾乎破裂。連番努力受挫,她撫按刺痛的胸部,轉念想到“為什麼我一定要強運真氣?仙鶴,青松鬥風戰雪,何曾有真氣可用。”
本書幻俠首發
第二部 入道篇 第一回 大夢方醒論道玄3
悟到了這點,當即放鬆筋脈,任由真氣流轉諸穴,果然步伐輕靈,痛楚大減。手臂摹仿鶴翼開闔,浩蕩的劍氣似要隨勢溢位,而靜站如松之際,劍氣又迴轉丹田蓄存,綿淳宛似溫泉。片刻間菊英劍殺氣的生冷感降低,非但心裡十分受用,精氣神也隨之倍生。有時候感覺真氣流轉太快,渾身燥熱,便即捻訣盤膝,以劍仙門坐功徐徐導化,心下尋思“常說煉氣修道,實際上只要順合自然,真氣自會積厚,強行收斂是最笨的法子,難怪我以前煉劍進展緩慢。亂塵大師開設道場**,曾將‘自然’二字反覆強調,可惜那時我修為低淺,領悟不到其中的真諦。”又想“師哥所刻並非劍術法術,象松鶴兩種變化,純是天地自然生態,看來玄門法理蘊藏於天地間,只要用心揣摩,就能汲取運用。”
如此邊煉邊想,一天匆匆而逝。偶爾桃夭夭手裡的水晶磨損,呼喝:“拿筆來!”小雪心裡就湧起溫暖,感到意中人陪伴在側,一身無比的安然舒暢,修習劍術自是順當。到了黃昏時分,魔芋大夫帶幾名弟子進來,攙扶韓梅出外歇息,問道:“要不要送飯?”煉成玄門仙體可以辟穀,留在地宮裡的幾人裡只有小雪沒成仙,還須人間飲食養身。麻姑卻道:“真氣充實可抵飢寒,先莫要打擾她修煉,你們去歇著吧。”轉過臉又問:“神農首徒,你們看過的法理都學會了?”
魔芋大夫道:“師尊一醒來打破水晶罐,取碎塊刻字畫圖。當時燕師妹他們在場,一看之下入了迷,胡亂照著煉功,差點走火入魔了。幸虧看的不多,某些詞義我還能想通,幫他們演示一番,這會兒已經轉危為安。”答話時凝視麻姑,眼神始終沒向牆壁移轉,其餘神農弟子更是以袖遮面,只敢盯著自家的足尖,戰戰兢兢如深淵走索。小雪隱約想到“牆上文字包含玄門九陽的修行法門,因為太過艱深,各門弟子見了有害,所以禁止他們擅入。”
麻姑擺了擺手,示意神農門徒退下,轉向李鳳歧道:“劍仙首徒,觀看三易的效果如何?”
李鳳歧注視正前方那片石壁,笑道:“還好,我只看相關天王盾的部分。那幾幅連山卦圖,喻示山海生成,還暗合天王盾的運使路數,果真玄妙的緊。”他曾得神木甲法訣入身,此時與牆上的山海圖樣,卦形爻線印證,對防禦之道體悟愈深。
水晶碎塊在牆上刻劃,磨成閃亮的粉末飄灑掉落。等到只剩三塊水晶時,已是第四天的清晨。化嬰室開鑿的很寬闊,百十丈空間構成地下宮殿,長寬頂三面密密麻麻,刻滿好幾千萬的字形圖紋。桃夭夭面部距牆壁三寸,幾天裡未曾稍離,身子有時直上直下,有時橫斜挪移,有時底部需要精細描摹,就頭朝下正面相向。似這般全神貫注,幾無停頓,漸漸手動如飛,刻到後來直若蜻蜓點水,快的超乎目力所及,終於在寫下“連山,歸藏,易經盡解於此”的結語後,桃夭夭拋掉水晶,籲口長氣跳下地,慨然道:“這個世界的奧秘,都寫在這洞裡了。”
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