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著法律和道德底線,兩位主角都放棄了正規的正義手段,採用了慘無人道的手法來執行自己內心的正義,這就好像伊拉克/虐/囚傳聞出來之後,白宮方面千方百計地想要掩蓋事實一樣,沒有人喜歡自己的“人性和權利”被殘忍蹂躪,尤其不喜歡被蘭斯這樣大喇喇地攤開來說。
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繼犯罪三部曲之後,蘭斯這一次更近一步,幾乎是將社會的黑暗完全挖掘了出來,特別是傑夫和海莉都是美國中產階級的代表,蘭斯不僅讓海莉逃脫了處罰,而且還暗示著傑夫“改過自新”,這就好像在說,法律途徑的正義是沒有任何效果的,選擇以暴制暴的手段才是社會的現實。這種‘扭曲的價值觀’被無限放大,如此三觀不正確的作品自然會被冷眼相待。另外,考慮到蘭斯已經連續三部作品票房過兩億,這也意味著蘭斯對年輕人、對美國票房市場的影響力,所以“水果硬糖”即使是一部實驗電影,影響也難以估量,評委們自然更加苛刻。
“‘水果硬糖’噁心嗎?該死,這部電影噁心得讓我未來三天都不想要碰觸我的妻子。因為這部電影展現的就是犯罪的極致,難道戀/童/癖的行為就不噁心嗎?難道以正義懲罰罪惡的過程都是清白無暇的嗎?難道伊拉克戰爭裡的齷蹉比‘水果硬糖’更加輕微嗎?奧斯卡的錯誤就在於,評委們相信電影應該反映生活的理想化版本,而不是去探索人性的黑暗面,這就是我們為什麼不能擁有出色作品的原因。
‘水果硬糖’顯然不是‘生活多美好’,但不幸的是,它足夠真實,真實地反應了社會現狀,也探討了社會問題。這才是這部作品如此精彩絕倫的原因。”
“綜藝”雜誌的這篇專題直接將矛頭對準了學院,可謂是驚世駭俗。特別是參考剛剛火熱出爐的媒體綜評來閱讀,就更加耐人尋味了,在專題的另外一個版塊之中,邁克爾…卡滕巴赫從另外一個角度對電影進行了剖析。
“當所有人都在感嘆著十分鐘的長鏡頭和振聾發聵的反思浪潮時,沒有人應該忽略兩位演員為這部電影注入的活力和精神。
艾倫…佩姬,這位年僅十八歲的女演員,奉獻了令人驚歎的表演,成熟睿智、控制有度的演出完美塑造了海莉這個角色,讓人不寒而慄的同時,卻又不由自主開始思考,海莉背後的故事又是什麼?在那朋克外表的掩護之下,傷痕累累的靈魂引發一聲嘆息。這一份犀利和深刻,成為了電影最出色的一環。
如果說佩姬是一個巨大驚喜,那麼蘭斯洛特…施特雷洛再一次用紮實而細膩、內斂而強勢的演出震撼了每一位觀眾的世界。毋庸置疑的是,施特雷洛將表演的精髓發揮得酣暢淋漓、收放自如。‘水果硬糖’是一部鏡頭語言內斂但卻豐富的作品,畫面的有限空間之外,往往需要觀眾自行聯想,而施特雷洛的演出則將鏡頭以外的畫面完美詮釋出來,甚至比鏡頭本身還要更加生動、更加震撼、更加瘋狂,眼神的力量讓人不由自主想到馬龍…白蘭度的巔峰時期。
現在唯一需要商討的就是,施特雷洛今年爭奪的到底是最佳男主角還是最佳男配角。但沒有任何疑問的是,無論爭奪哪個部門,他都將是目前為止的頭號熱門種子選擇。不過,問題就在於,死板、保守、固守成規的學院評委們,他們願意低下自己高傲的頭顱,正視‘水果硬糖’嗎?”(未完待續。)
727 名聲大噪
先有“名利場”組織的內部放映,放映結束之後西海岸的多家媒體都紛紛進行了報道,專業人士們的破口大罵猶如一顆炸彈般,引起了無數討論;後有“綜藝”雜誌的專題報道,從多個角度深刻剖析了“水果硬糖”這部作品,以及它所引起的爭議,吸引了無數目光。
在此之前,雖然蘭斯的犯罪三部曲已經引發了諸多討論,尤其是“罪惡之城”更是導致了冰火兩重天的反饋;但這一次“水果硬糖”卻不同,不管是那十分鐘長鏡頭的煎熬,還是三觀不正的深入探討,都進一步挑戰著學院評委的敏感神經,再加上混沌影業和蘭斯的“傲慢和清高”,自然是成為了學院猛烈抨擊的物件。
“水果硬糖”從籌備以來,就沒有打算討好學院評委,也沒有打算在頒獎季有所作為,正如蘭斯所說,這就是他對自我藝術風格的一次探討、一次實驗,所以這部作品能夠得到影評人的認可,特別是其中對鏡頭的運用、對空間的運用以及對心理的運用,這對於蘭斯的創作風格都有重要作用。
至於學院評委,他們如何想,不是“水果硬糖”需要擔心的,如果他想要討好學院評委,“撞車”、“陽光小美女”這樣沒有任何技術難度,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