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部分

—廣州,一大批黃埔軍校將士所頒佩劍,在經歷了數十年風雨與數十年沉寂之後,以“集團軍”的面目列劍陣展出。持劍者是廣州市五羊新城的李姓夫婦,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他們夫婦耗費了10餘年的時間,奔波於陝西西安、湖北武漢、湖南長沙等各個地方進行收集,耗費了不少資金和精力,他們收集到的短劍數量多達180餘柄。其中有不少是在廣州本地收集到的。為研究上個世紀民國時期的社會、人文、美學、軍事、歷史,提供了極具歷史意義的物證。

就任中華民國總統時的蔣介石標準照在這180餘柄短劍中,黃埔劍是一個大宗,有110多柄,形成了3個基本系列:各期畢業學生佩劍;軍官訓練班學生佩劍;黃埔各分校佩劍。其中有黃埔第1期畢業生,後為國民黨悍將的宋希濂、關麟徵、黃維等人的佩劍。還有蔣介石在上個世紀20年代初期至40年代末期給國民黨高階將領和國民政府要員的贈劍,如張治中、楊虎城、孔祥熙、何應欽、韓復榘、顧祝同、閻錫山、何鍵、劉湘、陳儀、劉建緒、曾養甫等,他們都是民國曆史上的風雲人物。如此耳熟能詳的名字,常出現在中國現代歷史的書籍中,可見這些“軍人魂”短劍的佩掛者,曾經名香一時,沉浮宦海。

這批“軍人魂”短劍,除了形制各不相同之外,難能可貴的是每柄劍上基本都有款識,因此這180餘柄短劍的收藏品位和研究價值都是非常高的。多數劍拔出鞘後,可見劍身雖然由於年代久遠,分佈著斑斑鏽跡,但刀刃依然鋒利無比,劍鋒威力不減當年,通身散發出古樸凝重的氣息。

20世紀末,臺灣國民黨當局下臺,“國民黨軍”已然成為一個歷史名詞。從廣州黃埔建軍、定都南京,到1949年被逐到臺灣,這支所謂“國軍”在中國大地上存在了20多年,作為舊中國國家機器的主角,不但是客觀的歷史存在,並且著實作過充分的表演。一部中國現代史,如果無視這一存在,就將是一段無法真正“圓”上的空白與遺憾。同時不能不看到,隨著歲月的流逝,大量的史料已經無法避免地被湮沒,並且了無痕跡。“軍人魂”佩劍,作為黃埔軍校歷史的載體,則客串起了民國初期的這段中國現代歷史。

長期以來,“軍人魂”佩劍,被賦予了大量的傳說與猜想,既聞名遐邇,又云遮霧罩。“軍人魂”佩劍,是具有特殊稟賦與色彩的那段歷史時空的承載物,使後人尚得直觀地審視上個世紀前半葉的那座軍校,那支軍隊,那段歷史。以劍讀史,它強制性地帶給後代觀摩者深刻地感觸與無限地遐思。“軍人魂”佩劍的價值,不僅在於研究其形制品類、流變過程、興衰歷史,還在於還原歷史,對研究上個世紀民國期間的社會、人文、美學、軍事、歷史,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尤其是令後人在“中國”的重大歷史命題下咀嚼現實,思索未來。

學生“人才鏈”的良性迴圈

黃埔軍校由於會聚了一大批時代精英,在當時的社會中已經是威名遠揚。不僅吸引了眾多的青年人來報考,還有許多已經在別的軍事學校中學習的青年軍人和學生也離開原校,投奔黃埔而來。典型的是孫中山大元帥府軍政部部長程潛在廣州北校場開設的原陸軍講武學校(湘軍講武堂)的學生,由於近在廣州,紛紛棄原“湘軍講武堂”而堅決要求上黃埔島,這裡面的學生就有後來成為國共兩黨名將的左權、陳明仁、蔡升熙、劉戡、李默庵等人。

孫中山根據大家的意見,決定停辦軍政部所屬陸軍講武學校,學生歸併到黃埔軍校,與黃埔軍校第1期學生接受統一訓練,享受同等畢業待遇。若有不願轉入黃埔軍校者,由軍政部發給川資遣散回原籍。1924年11月19日上午,原陸軍講武學校的158名學生攜帶所發槍支彈藥,由蔣介石派出的軍事教官王俊、郜子舉前往接受,編為黃埔軍校第6學生隊。軍校全體師生在大操場列隊迎接。左權、陳明仁等原與黃埔軍校的許多學生相熟,其中如陳賡、宋希濂等,他們初到廣州時進的也是軍政部陸軍講武學校的門,是最早就從陸軍講武學校轉而投考黃埔軍校的。這些人原先既是同鄉,又一起來到廣州,大家在操場上見面都十分親切。午飯時,蔣介石代表黃埔軍校全體官長、師生,對原陸軍講武學校的學生表示歡迎,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說:“今天新舊學生聚在一起,大家不要分新舊彼此的界限,本校的校訓是‘親愛精誠’,就是凡同學都要相親相愛、誠心誠意團結。因為當前內外形勢的逼迫,我們畢業的時間或許會提早一點。求學時期的久暫和畢業的遲早,是沒有什麼關係的,只要自己用功,自然能夠造成大才。各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