竣工了。但是伯多祿主教現在並不認為那就是韋林所付出的報酬,他堅持認為。那只是父神在人間的居所,與他自己無關。
這樣說起來顯然是無恥了點,當初伯多祿主教可是高興著呢。()他簡直是把那大教堂當成自己的私宅一樣,不過韋林也可以理解伯多祿主教地心情。現在準備工作做了許多,但是在軍中卻沒有多少動靜,那也實在說不過去了。
所以韋林和伯多祿主教達成了一個協議,主教大人將要調集自己所能夠找到的戰鬥牧師和教會騎士來參加這一戰,而韋林則同意他們來次祝福儀式。聽起來著很不公平。教會一方要付出生命的代價,而韋林這邊只是賞賜給他們一個露臉的機會而已。
可是伯多祿主教還是同意了,因為他知道,在卡耳塔還有些教會的人,是不服從自己管轄的。自己要成為新教的教宗,那些傢伙就是個障礙。當然在事成後可以把那些討厭的傢伙全部宰掉,可是廢物利用顯然更好,並且不會背上壞名聲。
幸好在卡耳塔地其他父神教會的人都被韋林控制住了,目前教廷對於卡耳塔的內戰還沒有什麼表態,只是在渾水摸魚而已。而伯多祿主教所支援的韋林。眼看著就要成功了,並且他是對父神教相當友善的。所以教廷確定伯多祿主教在卡耳塔可以管轄教會的其他人,為了父神的榮光能夠照耀這個島嶼而努力。
這就是一個機會了,伯多祿主教可以藉此機會,除掉所有的反對者。即使是一些普通的傳教士,也會被安上戰鬥牧師的名頭,然後編入敢死隊。能夠被派遣到卡耳塔地人,都是對於父神教相當狂熱的,他們不會拒絕這個命令,最多隻是認為自己的能力不足而已。即使他們不同意伯多祿主教的一些做法。也不敢在這個時候反對。否則的話,就會受到父神教會的懲罰試驗。伯多祿主教他們所編纂的新教義,現在還沒有完善,但是並不妨礙從中挑選一些出來,先行傳播。另外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伯多祿主教已經答應了,在正式開始傳教以後,要用各種方式暗示韋林是活著的聖徒。
這也是韋林用來制衡伯多祿主教地辦法之一,若是自己完全不管的話。神權也許會擴張到一個難以想象地地步。::只有王權與神權合一。君王的位置才穩固。當然還要有許多細節,比如說絕對不能夠讓新教教宗擁有免除聖徒頭銜的權力。甚至追封聖徒要韋林承認等等。總之雙方還是達成了友好協議,而韋林也在一些公開場合有意無意地說起些新教的名詞了。
士兵們對此是在無所謂中有一點好奇,本來當前卡耳塔就是各種宗教相當混亂。古老的宗教已經衰亡,而新的宗教卻被王室拒之門外。韋林沒有讓傳教士們向每一個士兵傳教,但是他們還是保持了對一個神明的最基本的敬意。
所以周圍計程車兵在聽到韋林說什麼父神地時候,並沒有感覺到意外。然後韋林地扈從們在柵欄後面來回奔跑,向士兵們宣佈敵人的探子偽裝成前來罵陣地,結果被我軍識破後果斷消滅。
韋林就在那裡等著敵人的進一步動作,但是他還是沒有能夠等到。似乎被自己幹掉的那傢伙真的是個身份不簡單的人,因為如果那人地位低下的話,瑞恩斯坦公爵很快就可以再派一個人來。並且他們還可以大肆嘲笑韋林剛才發射出去的那支弩箭,都足夠買下十個被射殺的人了。
當然如果瑞恩斯坦公爵憤怒到了要用進攻來發洩的程度,那就更好了。不過韋林認為,按照瑞恩斯坦公爵能夠在自己面前從容退去的控制力,應該是不會這樣做地。那就還是變成了互不進攻。瑞恩斯坦公爵要恢復自己軍隊的體力,而韋林更是不會自己放棄已經佈置好的陣地。
但是到了第二天,瑞恩斯坦公爵是一定要主動進攻的。他這麼遠跑過來,韋林都主動出城堡迎接了,若是還要繞過去,或者是等著韋林進攻,那也太說不過去了。
所以韋林下令解除目前全軍待命的狀態,只留下一部分人守在柵欄後面。瑞恩斯坦公爵雖然是在斜坡上方。自己這裡看不到,但是從那裡過來一路上都沒有什麼遮掩,完全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因此那邊要突襲的話,可能性很小。
重新回到了大帳篷中的指揮官們都不好說什麼,先前韋林將軍隊佈置在這裡,大家瞭解相關情況後,都是認為可以痛痛快快地解決敵人了。誰都沒有想到竟然還要多等一天,韋林心裡琢磨著。難道是瑞恩斯坦公爵想要順便玩一把使得韋林士氣懈怠的把戲?
但是這顯然是沒有用地,士兵們的背後就是主堡,在這樣的地方戰鬥,大家沒有多少精神負擔。如果是孤軍深入的話,說不定還會因為耗費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