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既能避免其他英雄豪傑死於淮安軍之手,又不會耽誤淮安軍將來一統天下的希望。當然,其最終結果,距離朱重九平素所宣揚的東西,依舊非常遙遠。但是至少,能滿足他的一部分想法,不至於讓他活活鬱悶死,或者拋棄大夥自己含憤歸隱山林。
“主公可曾記得當年咱們與朱重八初次想見時,他曾經說過的話。”見朱重九的臉色不停地變來變去,蘇明哲斟酌了一下,繼續小心翼翼地勸諫。“他當時覺得咱們過於謹慎,甚至有些小富則安的愚昧。話雖然說得婉轉,卻讓老臣十分惱怒!”
“我當然記得,要不是他的提醒,咱們也不會那麼快地就領兵南下!”朱重九的思緒迅速被拉回現實中來,笑著點頭。“所以朱某終究沒看錯他,這個傢伙雖然人品不怎麼樣,眼光和見識,卻都是一等一!”
“老臣從那時起,就不敢再小視他。”蘇明哲也點了點頭,笑著補充,“所以老臣最近就一直在想,咱們大總管府,是不是又重蹈當年的舊轍!”
“你是說,咱們不該休生養息?”朱重九微微一愣,眉頭迅速皺緊,“這可是在議事堂裡反覆謀劃才定下的決策,那時,你可沒有說任何反對的話!”
“老臣的確沒有反對!”蘇明哲繼續笑著點頭,“咱們淮揚一口吃不成胖子,穩紮穩打最為合適。但要是有人肯出錢出糧,主公何不讓淮安軍多出去磨礪一番?畢竟光是埋頭苦練,練不出精兵來。是騾子是馬,早晚還得拉出去遛遛才算!”
“你是說讓荊州那邊負擔軍資?以戰代煉!”朱重九又皺了下眉頭,遲疑著詢問。
受朱大鵬的記憶影響,他的發展思路一直是“種地——開礦——爆兵——擴張——再種地——開礦——爆兵。。。。”這個思路。所以每次大步擴張之後,都本能地想停下來,重複前一輪的套路。今天被蘇明哲輕聲一點,立刻意識到了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主公英明!”蘇明哲立刻豎起拇指,大拍特拍,“老臣就知道,主公早晚能看到這一點。吳佑圖那小子雖然做事莽撞,但一顆心卻全向著咱們淮揚。讓徐壽輝和彭和尚他們將錢糧出了,咱們就派遣兵馬輪流去荊州參戰。反正那裡距離揚州甚遠,即便戰事偶有不順,也影響不到這邊來。”
“嗯?!”朱重九的眉毛跳了跳,滿臉驚喜。
接受上次與脫脫交手時兵力嚴重不足的教訓,最近半年多來,淮安軍一直在不停擴充。除去王宣的第六軍團和王克柔的第七軍團不算,其他五大主力,眼下光是每個軍團裡的脫產戰兵就已經高達六個旅。三十個旅,完全以戰鬥為職業的十餘萬條壯漢,單算每天的吃吃喝喝,都是一個極為恐怖的數字。好在淮揚大總管府每年收上來的鹽稅和商稅驚人,淮揚商號的許多買賣又是一本萬利,否則,光憑著田地裡那點兒收成,朱重九還真養不起這個龐然大物。
然而兵馬數量雖然得到了急速的擴充,戰鬥力如何,卻是一個未知數。不像當年,朱重九這個大總管可以親自下去,手把手指點每一個弟兄。他現在根本沒時間再下到一線,淮揚大總管的如今的規模,也不允許他再像當年那樣事必躬親。
所以在養精蓄銳的同時,如何保證兵馬的戰鬥力,就成為了一個難題。朱重九一直找不到妥善解決辦法,沒想到被大夥認為尸位素餐的蘇明哲,會將答案送上門來。
“老臣以為,吳良謀這個盟約裡頭,對荊州方面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反覆偷看朱重九的臉色,蘇明哲的聲音陡然加大。“主公如果覺得委屈的徐壽輝的話,不妨將第五軍團的六個戰兵旅全都派過去,儘快幫助荊州收復失地。如果條件許可,甚至可以幫助荊州向外擴張。等第五軍團力氣耗盡了,就把第三軍團派出去。待第三軍團又成了疲兵,第七軍團的整編也該結束了。剛好讓他們去戰場上磨礪一番。”
第八十一章 獠牙 (下)
第八十一章獠牙(下)
淮安軍一共有七個軍團。
其中規模最為龐大的第六軍團,也就是當年王宣的黃軍,如今常駐泰山以東,與蒙元第一名將雪雪對峙;第二軍團駐紮在集慶鎮江一帶,威懾張士誠和兩江行省的元兵。第四軍團負責睢陽和徐州防務,同時還要對汴梁紅巾時刻保持警惕。第一軍團則留守揚州,隨時準備四處救火。
剩下的第三、第五和第七軍團,因為大總管府暫時無力繼續擴張地盤,則成了“空閒”兵力。若是能在不影響淮揚自身發展的前提下,讓他們有事沒事就出去打上幾仗,無疑比養在家裡要妥當得多。
特別是王克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