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價效比……風華實在有些哭笑不得,按照她的身價的確是比陸域便宜不少,畢竟一個還處於剛剛脫離新手的階段,另一個卻早已闖下赫赫威名,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風華現在已經是華夏的無冕之後,就差一座夠分量的獎盃來奠定地位,她的身價更是國內頂尖級別,按照國內的金字塔,風華站在塔頂和塔底遙遙呼應,那些基層的演員需要抬起頭伸長了脖子才能看到風華的身價,甚至有不少贊助商和導演找到風華,願意用一集一百五十萬的價碼簽約風華出演電視劇,比如《純愛》第二部什麼的,由此可見風華的身價之高,但饒是如此高昂的身價在哈德眼中竟然還是能被稱為高價效比,除了見證哈德這位富得流油的土豪以外,風華的努力勤奮也可見一斑,這句話因此也成了鳳凰們最值得驕傲的金句。
瞧,還有誰有臉說我們家華鳳撈錢,人家本來就有偌大的身價不說,還這麼努力,高價效比知道啥意思不,俺們家華鳳就算拿再高的錢也配得上。
甚至有人將運動員的句子改編到了華鳳身上,知道為啥小花花這麼出名不,因為人家知道S城每天早上五點鐘的模樣。
暗喻風華每天早上起來努力鍛鍊演技熟悉劇本。
風華知道這句話後也有些哭笑不得,這些粉絲一個個都是要成為編劇的節奏吧,自己雖然努力,但也沒有把自己虐待出黑眼圈的想法啊,果然腦洞開得夠大。
“小花花,你是怎麼想的。”
斜睨一眼張繼然,風華實在無力吐槽,不要把小花花這個稱號發揚光大好嘛,實在是土到掉渣了。
“我覺得這個很燒錢。”
風華手指指的劇本的某一處,張繼然不禁嘆了口氣。
“拍攝劇本的時候最討厭看到什麼人山人海彩旗飄飄的句子,這燒得都是錢啊。”
好的導演要能將劇本中的文字真實而確切地轉變為畫面,張繼然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每次看到那些形容場面宏大的句子,張繼然就有些肉痛,好在這一次有哈德土豪撐腰,肉痛神馬的都是職業習慣。
按照當時的背景,京劇正是盛極一時,要知道上推百來年前,那些真正演戲演得好的角兒是會進入宮廷表演,那才是真正榮耀——面見聖上。
事實上要說戲劇是怎樣發展,那還真的和皇帝離不開,真正的梨園弟子正是從皇宮中流出來的。
《新唐書·禮樂志》上有這樣一段記載,唐玄宗李隆基喜歡音樂,精通音律,尤其欣賞清雅的《法曲》,於是,他就挑選了三百樂工在皇宮裡的梨園專門教他們演奏《法曲》,李隆基親臨指導,稱這些樂工為“皇帝梨園弟子”,這就是“梨園弟子”的由來。
從明以後,這種戲劇發展到了巔峰,甚至屢屢造成萬人空巷的場面,為了看某一個角兒,那些觀眾天不亮就願意在劇院門口等著候場,這種舉動堪比現在的追星,因此劇本中的大場面自然是少不了了。
“張導也下了不少功夫啊。”
就在所有人都感慨風華用功的時候,女孩卻覺得張繼然作為導演更是亞歷山大,哈德對華夏文化雖然感興趣,也研究了不少,但畢竟不是專業人士,自然不會大包大攬,華夏這邊關於京劇的拍攝本來就是張繼然的工作。
張導在這件事上也頗費苦心,這幾天忙碌的肚子都瘦下去一圈,從懷胎六七月變成了五個月,視覺衝擊是十分突出滴,哈德看了以後也大為感動,或者說被激勵了,日後回到米國自然也不能偷懶。
好在張繼然雖然研究京劇,卻並不準備吃透京劇,這一次他專門找了個京劇班子,不是外面好多地方的野路子,而是根正苗紅,一代代將兒子女兒當徒弟帶出來的班子,往上數五六代也曾經是轟動京城的梨園大家,就算現在有些沒落,但在業內也是公認的執牛耳者。
風華很意外這樣的人竟然也會被張繼然說服擔綱劇組技術指導,幾次詢問張繼然原因,畢竟這種人很多敝掃自珍,根本不願意將很多東西傳到外頭去,本身又已經是國內梨園泰斗,不缺錢更不缺名聲,張繼然到底是憑藉什麼讓他們答應的呢。
導演卻但笑不語,只是在一切都準備完後將他們拉到京劇劇院中特訓,當見到了那位長相清俊的泰斗和他身前輪椅上的師傅後,風華才終於明白,有一種榮耀叫做華夏,有一種信仰叫做京劇。
這兩人久負盛名,本身榮耀達到巔峰,卻並未像風華想象中那般吝惜,而是立志將華夏文化發揚光大,這次擔任指導收取的費用只有——一元,所有人都能看出來這個價格的象徵意義,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