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浩如煙海的檔案,陶大臨忍不住呻吟一聲道:“媽呀,這麼多!,半年時間看都看不過來吧!”立國一百七十年來,蒙元時期的資料典籍文獻源源不斷流入這間庫房,尤其是成祖六次北伐,繳獲了大量的蒙元史料,但因為《元史》已經二次修成,來不及引用。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編篡人不懂蒙文,考定的功夫也不足,以至於一直沒有將這些珍貴史料用進史書中。
“今後的半年,我們就投身這故紙堆裡,看看能不能理出個頭緒來!”翰林院修撰沈默如是道。
……
PS:修《元史》這個情節,是為沈默的兄弟們準備的,因為這是很重要的一項功績,而沈默呢,證明自己是個翰林之後,下一章就得幹別的去了。
第三五一章 王世貞
每日修史之外,沈默的心裡還掛念著另外一件極重要的事情……上月中狀元的後一天,他便寫了奏章,懇請陛下赦免老師沈煉,到現在已經快半個月了,據說陛下已經恩准,但到現在也沒有得到個準信兒,怎能不讓他牽腸掛肚?
但他初來乍到,也沒處去打聽,原先還有個朱十三可以問問,但那傢伙出京公幹,至今沒有露面,一時也指望不上。沒有辦法,只好去找同為翰林的張居正,請他幫著打聽打聽。
張居正對他在殿試上改弦更張,頗有些氣憤,所以沈默來了翰林院多日,也沒有來見他。但一碼歸一碼,對於沈煉的義舉他還是由衷佩服的,所以雖然依舊不給沈默好臉色,卻也答應幫著打聽。
過幾日,傳過信來,說陛下已經寫了條子,命赦免沈煉,現在內閣討論,是將其削籍為民還是官復原職。嚴閣老雖然沒有明說,但暗示不能將其留在京裡。
“這就意味著,”張居正沉聲道:“嚴閣老放棄對令師的追究了,所以徐閣老的意思是,將令師調到外地為官……”說著嘆口氣道:“只是官員的任免大權,現在集於李默一人之手,具體怎麼樣,還得等吏部銓敘了再說。”
“這樣啊……”沈默的面色難看起來,他有不祥的預感,那位吏部尚書不會秉公辦事的。
張居正也有同樣的擔憂:“李時言這個人,量小狹隘,睚眥必報,據說因為令師的事情,和陸都督鬧得很不愉快,只怕有些麻煩。”
“得想想辦法,”沈默悶聲道:“但他對我感觀極差,我若出面只能適得其反。”
張居正想了一會兒道:“李默有一多年至交叫王忬……”
“可是原來我們浙江的巡撫?”沈默問道。
“不錯,他現在是右副都御使兼兵部侍郎,”張居正道:“算是李默的最大支持者吧。”
“你能找他幫忙?”沈默驚喜道:“那可就太棒了。”
“我哪有那本事,”張居正苦笑道:“人家位高權重,哪會理會咱們這些小翰林……不過他的公子也在翰林院,我可以帶你去求求他幫忙。”
張居正所說的人叫王世貞,這人可不得了。據張居正說無論任何人,只要得到他的稱讚,就會聲名鵲起;任何字畫古董,只要他說好,大家就認定是真好,卻是徐渭那樣的大才子,素有南徐北王之稱,可以算是北派文壇領袖,社會影響力極大。
如果這個人能幫忙,沈默覺著問題就不大了。便備齊禮物,跟著張居正,直奔王大才子讀書的香山別墅……
最終在山中一大片蒼松翠柏之中,找到一個不起眼的小院。院內土牆茅舍,小門紙窗,原汁原味,沒有任何裝飾,卻滿院俱是鬱鬱蔥蔥的松柏,與院子的樹木勾枝掛葉,遙相呼應。
院裡沒有下人,張居正推開柴扉,沿著長滿青草的小徑,帶沈默走到院子裡,就見門楣上掛著一個匾額,上書‘蝸居’兩個古拙的大字,頗有些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的陋室風範。沈默不由暗笑道:‘這都什麼年代了,這位大才子還玩名士範兒?’
“有客到,主人何在?”立在院中,張居正戲謔笑道。
“進來吧,門沒關。”裡面響起一個悅耳的聲音。
“他架子不小,”張居正小聲提醒道:“人也傲氣,你得拿出點本事來,才能跟你好好說話。”
沈默點點頭,便跟他進去茅屋,便見一個與張居正年紀相仿,長相也不分伯仲的男子,披衣坐在窗前,正在伏案寫著什麼。兩人進來,他也不抬頭,只是口中道:“水在缸裡,要和自己燒,不渴就先坐會。”
張居正苦笑著示意沈默坐下,等王世貞忙完了再說。沈默只好坐下端詳這位才子,不說別的,單看人家那唇紅齒白、風流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