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4部分

什麼人。

直到有一天,季本和王畿來看他,見沈默身邊除了護衛,便沒有什麼幫手,不由奇怪道:“難道你一直自己忙這一攤子?”

沈默恭敬道:“孩兒勉力支撐而已。”

“我的天哪……”季本和王畿這個汗啊,季本難以置通道:“你現在是堂堂東南經略,卻還事必親躬,傳出去誰也不會相信吧?”王畿也吃驚道:“尋常一個知府,還得有幾名幕友幫忙呢,你身為東南軍政首牧,怎能沒有十個八個的記室、參軍呢?”記室、參軍曾經都是官名,指軍旅中的文職官員,相當於秘書、參謀一類。

本朝精簡吏制,不再有食朝廷俸祿的記室、參軍,但大僚們時常奉旨承擔某項軍事任務。沒有參謀秘書機構是不行的,所以只能在某一項專門費用中支出,專門聘請一批文人入幕,處理日常文書,並出謀劃策,作為自己的智囊團,為了給一個好聽的頭銜,便用記室、參軍稱呼。

但等到任務結束,或者將帥易人,幕府解散,這些人跟朝廷也就沒有任何關係。

沈默的苦惱正在於此,現在東南大僚已經易人,但胡宗憲的幕府卻留了下來,文案、錢穀、刑名俱全,足以支撐經略府的運轉,但沈默哪能信得過這些前任留下來的人?一些簡單的雜務還可以讓他們去辦,關係到軍機要務的可不敢交給他們。

不過沈默早意識到,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得找些貼心可用的人來幫忙,他想起了自己的故鄉,那裡可是有名的師爺之鄉,仔細回憶了一下,在昔日的同窗中。選了幾個忠誠可靠、又不失機靈的人選,已經命人暗中考察去了。只是那都是些個從未參過政的布衣,估計來了也幫不上什麼忙。

聽了王季二位師長的感慨,沈默突然想到,兩人曾經是政府官員,他們的官場故舊肯定很多,便笑道:“徒孫正為此事犯愁呢,二位師公可一定要幫忙啊。”王畿是沈煉的老師,沈默這樣稱呼他們是應該的,但他現在身為東南最高軍政長官,還如此畢恭畢敬。確實讓兩個白鬍子老頭倍感受用。

兩人捻鬚微笑,季本道:“你年紀輕輕,就能統領六省,實在是我們左派之光,也讓我看到了戰勝右派的希望。”王畿也笑道:“是啊,幕府人選你不用操心,我們會給你物色最忠誠可靠,精明幹練的幕僚,不過……”

“不過什麼?”沈默心說最討厭這倆字了。

“有道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王畿道:“能幫你處理日常事務的記室好找,但能幫你出謀劃策,運籌帷幄的智囊,可就難尋了。”

“是啊。”沈默點頭認同道:“徒孫也是深感,身邊缺少這麼一位,能為我排憂解難的。”

季本突然笑笑道:“其實文長就是難得的智囊,不過他……嘿嘿,不太靠譜。”

“哈哈……”王畿也笑道:“是啊,優秀的幕僚應該低調,他太張揚了。”說著正色道:“其實我浙江有一批很厲害的文士,個個都是一時之選,不過……”

‘又是不過……’沈默心裡無力的笑道。

“不過他們都曾被胡宗憲召集在幕下,”王畿道:“現在紛紛歸隱,要想再請他們出山,實在是難啊。”

“是呀。”季本道:“茅鹿門、沈句章、鄭開陽,都是博學多識,胸有機杼的大才,且對軍機要務極為稔熟,除了茅坤現已出仕之外,其餘兩個,你都可以嘗試著延請一下。”

“師公也說過,”沈默先是一喜,若是能得這兩位相助,自己經略東南的把握肯定大增,但想想又苦笑道:“他們都歸隱了,想再請出山,恐怕是很難的。”雖然說白了,東主與幕僚只是僱傭關係,但那些愛好名聲的文士。讓他們出山入幕便勉為其難了。且受‘忠臣不事二主’的思想影響,一般不會再效力第二個東主,以免被人笑話。

季本也深以為然,三人對著一陣發愁,突然王畿爆發出一陣大笑,‘哈哈……’顯然意識到了什麼,只見他拊掌笑道:“這真是天助拙言,也許別人請不來這二位,但你一定可以。”

“師公何出此言?”沈默問道。

“這兩人原來跟你都有瓜葛!”王畿便如數家珍道:“先說沈明臣,他是胡宗憲幕府中最年輕的一個,年紀跟你差不多,才氣也很大,不過就是不如你會做人,衝撞了胡宗憲,負氣回家了。這應該是最容易說服的一位,因為他父親沈文楨乃是你家大伯的至交好友,兩人還認了同宗,你知道該怎麼辦了吧?”

沈默點頭笑道:“孩兒明白了。”但他最渴望得到的,還是那位《籌海圖略》、《江南經略》的作者鄭開陽,哪怕是三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