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9部分

十年啊!”

“哼!”鄒文懷冷哼一聲,“你的‘各領風騷’是不是也包括向我們嘉禾挖牆腳啊?”看起來他已經知道了之前榮少亨聯絡成龍,會見陳自強的事情,因此語氣中充滿了不滿之意。

榮少亨坦然一笑道:“藝人不是貨物,他們有自主選擇東家的權利!”

鄒文懷怒極,直接從椅子上跳起來:“好個自主權!但是你暗地裡使絆子,這手段也難免不上太面吧?”

榮少亨不卑不亢:“我這也是跟您老人家學的,想當年您老人家撬邵氏的牆角,將王羽拉了過來拍‘獨臂刀’也不見得有多麼光明!”

“哈哈哈!”鄒文懷一陣狂笑,然後神情桀驁地說道:“當初不是我挖邵氏的牆腳,而是邵氏根本就留不住人!”

鄒文懷所說有一定的道理。要知道當年“邵氏”留不住人,根本原因是“邵氏”的體制決定的。“邵氏”屬於家族企業,實行的是封建式的家長化管理,邵逸夫是這個電影王國的“國王”,他的意見便是聖旨。無論他多麼開明,都無法消除這種體制本身與生俱來的弊病。留不住人才的次要原因,是邵逸夫本人“數口太精”(算盤打得緊)。

比如有一次,嶽楓執導一部電影,讓編劇組的許國做副導演。由於許國當時是編劇,戲拍完後,製片部照例開了一張1000元的副導演酬勞單,呈請邵逸夫批准。他眉頭連皺數下,然後用鉛筆寫了一行小字:“請與許國交涉。”製片部的董千里找到許國說:“老闆是叫你下廠去了解一些拍片情況,不是叫你去做副導演,所以老闆希望你打個折扣,收800元算了。”許國一聽火起,就把酬勞單撕掉了,邊撕邊叫:“邵老闆多了1000元,也富不了多少;我少了1000元,也窮不了多少!”

還有一個故事,可以看出邵逸夫數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