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多麼了不起,我是要告訴別人,我失去的東西我一定要拿回來!”隨著影片的熱應,小馬哥的這句經典臺詞像江湖切口一樣在年輕人中蔓延開來,人們以此尋找 “同類”,尋找屬於年輕人的一份豪情。
……
“牙籤是用來剔牙的,可自從周潤發叼個牙籤露臉以後,這牙籤的作用就改了——簡直成了 ‘酷’的代名詞,眾人追風模仿。這不,有人就沒模仿好。差點兒出了大事。”這是《東方日報》1985年9月18日一條題為《生吞牙籤刺傷胃》的訊息的開頭一段。
這條訊息寫的是香港某司機高師傅,雖是50多歲的人了,但自從看了《英雄本色》這部電影以後,一天到晚模仿發哥叼著個牙籤扮酷,有所不同的是,人家發哥叼牙籤只是叼著那麼一點點,這位高師傅卻是咬著大半截。這一日,高師傅蹬著腳踏車去搓麻將,突然一陣寒風襲來,高師傅張嘴大吸一口氣,嘴裡的牙籤一下子給吸到了喉嚨裡。高師傅急三火四往外咳,左咳右咳只是咳出了幾口血黏痰。牙籤咳不出來,喉嚨也沒什麼不舒服,高師傅猛咽幾口唾沫,然後就蹬上車子直奔麻將社。這樣過了幾天,高師傅忽然想起了這牙籤的事,就忍不住地向朋友們吹噓自己的“特異功能”,朋友們趕緊拽著高師傅去醫院。胃鏡一照才發現,那牙籤正在他的胃裡逛遊著。幸虧那牙籤早已被高師傅咬得沒有了模樣,牙籤只是刺傷了他的胃黏膜,要不然肯定會出大事。
由於《英雄本色》的出爐。周潤發飾演的小馬哥成了大眾英雄,而模仿他“叼牙籤”幾乎成了很多計程車司機的“雅好”,有的司機能將一根牙籤叼上大半天。叼牙籤者因為有發哥做榜樣,也就不會認為這是什麼“不雅之舉”,儘管很多人叼牙籤的樣子很難看,有時簡直就是令人噁心。但發哥是他們的偶像,他們沒有發哥的高大帥氣,沒有發哥的眼睛和笑容,但他們可以模仿發哥這個叼牙籤的小動作,確切地說,這是發哥扮演的“小馬哥”的一個動作。
另外,香港一夜之間冒出來的“洗腳屋”和“浴足城”據說也與發哥的引領風尚有著很大關係,因為前幾日某雜誌上面大肆報道過——發哥練就一手按腳的絕技,時常興致勃勃地為親朋好友按腳……
說實話,《英雄本色》帶來的巨大影響力是榮少亨所不曾料到的,縱然在他所知的歷史裡,這部開創英雄片未來大好局面的影片的確在當年引起了轟動效應,可是卻沒有發生他即將遇到的一切。
歷史在變了,榮少亨也在變,他該如何應對……那是以後才需要考慮的事了,榮少亨只需要按照自己預定的方針繼續擴張自己的玄霆公司就沒問題了。事實上,起碼現在玄霆娛樂的名聲已經能夠與新藝城和嘉禾並駕齊驅了。
《英雄本色》這部影片真的非常成功,凡是看了這部戲的觀眾都對這部影片讚不絕口,風頭之勁甚至蓋過了查爾斯王子來港的重大事件。雖然榮少亨非常聰明在首映禮片頭表明這部戲是獻給查爾斯王子來港的禮物,可是全港只要是有大腦的人就都知道榮少亨很巧妙地玩了查爾斯王子一把。查爾斯充當了玄霆宣傳電影最大的槍炮……
更有甚者的是,不少報刊雜誌無疑都被髮哥的完美表演征服了,在提到發哥時基本上都集體運用了放蕩不羈,俠義豪情小馬哥。
倪匡的妹妹亦舒在專欄裡提到自己在寫這篇文章時非常為難了,提起筆來。卻不知道該用什麼字眼來形容發哥。而大才子倪匡本身論及周潤發所塑造的形象,大加讚賞道:“我認為周潤發是位非常優秀的演員,他演戲時每每能發自內心,其形象也恰好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形象,那就是既具俠客精神,又具文學內涵,思想境界很高的一類俠客形象,這又結合了我一向喜愛的阿蘭德隆、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高倉健等人的形象。”
阿蘭德隆喜歡穿風衣,於是小馬哥(Mark哥)也穿風衣;高倉健喜歡戴圓墨鏡,小馬哥也戴上一副墨鏡;古代俠客用刀劍,小馬哥這位現代英雄便用雙槍。《英雄本色》裡的小馬哥結合了以上這些元素,“小馬哥”由此成了周潤發的“雅號”,成了無數影迷對於這個將演員與角色合二為一的偶像的一種稱謂。
就連一向對榮少亨頗有不爽的一些影評人士都有在文章裡忍不住對發哥的表演大加讚賞,極其推崇這部影片。雖然不是點明瞭稱讚榮少亨,可這顯然沒什麼分別。
有趣的是,榮少亨有一次遇到新藝城的“徐老怪”徐克,徐克狠狠的捶胸頓足向榮少亨抱怨這樣好的題材居然被他給搶走了。榮少亨嘿嘿直笑個不停,心裡卻在想:本來是你和吳宇森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