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時間不是還有半個時辰嗎?”周鄴有些奇怪。
楊渥有些尷尬,心中想著周瑜的後人怎麼會出這麼個憨厚的人,難道他就真不知道自己這麼早來的目的嗎?
一旁,李承鼎打趣道:“世子這麼早過來自然是去見令妹的,好不容易來你家一次,咱們還是不要耽擱世子的時間了。”
李承鼎是楊渥的親姐夫,關係自然親密,說起話來也非常隨意。見他還要取笑,楊渥趕緊將話題扯到他那位很久沒見的二姐身上去。
聊了幾句後,楊渥向二人告罪,在周家下人的帶領下去見周夢潔。
與此同時,淮南各個功勳家的公子,只要是現在在廣陵的,都紛紛趕往周家,參加宴席。
這一次宴席說是慶賀楊渥成功平叛歸來和加封節度留後,但內裡的意思無非就是想知道楊渥對他們這些勳舊的態度如何。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隨著楊渥被加封為節度留後,將來他肯定會培養自己的親信,這一點大家心中都有素,也能夠理解。
不過勳舊們擔心的是,楊渥會不會只顧著培養自己的親信,對他們這些追隨楊行密創業的老臣棄而不用,甚至大肆打壓。
楊渥記得,歷史上的那個他似乎在即位後就有打壓勳貴,大肆任用親信的行為,其結果就是徐溫、張灝二人造反後,各路大將們雖然心中不滿,但當他們發現徐溫二人並沒有廢除楊氏自立為王,而是立了楊渥的二弟楊隆演為新的吳王后,便接受了這個事實。
好在這一世的楊渥透過這一年的征戰,不僅成功的在軍中建立了自己的威信,同時也與一批將領建立了牢固的關係。比如一同共事過的李神福、周本、臺、王茂章等,這些都是軍中威望深厚、功勳卓著的一批將領,他們對楊渥的性格較為了解,知道他雖然竭力培養親信,但對淮南的老將也非常禮遇。
所以這些將領也是最支援楊渥的勳舊,與楊渥的關係較為親密,並不擔心將來楊渥上臺後會打壓他們。
除了這些打過交道走得近的將領外,還有一批資歷老、威望深的將領與楊渥卻沒有打過交道,比如遠在海州的大將張訓,歙州刺史陶雅,廬州刺史劉威等,相對來說與楊渥就要走得遠些,對他的瞭解比較少,所以對今晚的聚會也更加重視。
除了這兩種將領外,還有第三種將領,可以算是中立派系。這類將領以李承嗣為代表,主要包括朱瑾、史儼等外來將領,以及功勞不多,但資歷較老的將領。這些將領或者是在淮南沒有什麼根基,或者是能力比較平庸,所以一般都比較低調。
當然,不管是哪一類將領,到了如今都已明白,楊渥在將來繼位已經成為定局,他們這些勳舊即便心中不滿也沒辦法反對。
說到底,如今的淮南地盤還不算大,所以吳王府對地方的掌控力度還比較強,加上有田叛亂在三個月內就被完全鎮。壓下去的事實震懾著,這些將領們都沒有造反的膽量。
更何況,楊行密對這些有功之臣極為寬厚,憑藉他的威望和恩義,只要楊渥自己不逼迫太過,這些勳舊們主動造反的可能性都不大。
有了這個判斷,楊渥的底氣也更加充足,所以他對那些勳舊們的態度就是:對那些願意向他靠攏的加以拉攏;對那些態度比較中立的則選其中有能力的加以重用;至於剩下的人自然就是加以打壓了。
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渥的憤怒
楊渥如今的地位一半來自他父親的威望,另一半卻是他自己這一年的征戰打出來的,有李神福,周本等將領的支援,底氣充足。
相比之下,那些勳貴將領們的底氣就不是那麼充足,所以這次楊渥冊封為節度留後,各方將領即便是遠在各地擔任要職的,也派了自家兒子前來廣陵慶賀,剛好趕上今晚的聚會。
等到宴席只有一刻鐘時間時,各家公子就差不多到齊了。這些公子們雖然都是淮南勳貴家族,不過他們身後的父輩在身份背景上也有不同,所以在來到周家後便漸漸分為幾個小圈子。
首先自然是以李承鼎、周鄴為首的一系,這一系毫無疑問都是完全支援楊渥的;第二個系以陶雅之子陶敬昭,劉威之子劉成為首,這一派的特點是,其身後的父輩往往擔任地方刺史,又與楊渥沒什麼交情,所以今晚來得最多,聚在一起小聲聊著,話題主要是即將開始的救援青州王師範之戰和西征杜洪之戰;第三系則以李承嗣之子李禪為首,這些人聚在一起反而談論一些風花雪月或者廣陵趣聞的較多。
等楊渥告別周夢潔,來到宴席場時,見到的便是這麼三個小圈子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