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渥卻並沒有同意高勖的意見。
現在北方各大藩鎮都被相互牽制著,無力干涉到淮南的行動,這正是統一南方的大好時機,怎麼能停下來去搞什麼恢復生產呢?
更重要的是,淮南雖然經歷了長久的戰亂,但經過楊行密時代十多年休養生息,如今已經恢復到了一定的程度;要想進一步提升農業產出水平,其投入就不是一點半點了,而是大規模的投入,其效費比太低了。
所以水利工程必須修建,但沒必要在這個時候就投入大量錢糧進去;等到天下真正太平了再來做才是最好的時機。
當然,有些必要的工程,是不得不立即投入建設的。
比如前不久漣水巡撫劉威提出投入人力疏通大運河,這一條楊渥就同意了。
大運河自從隋朝開通以後,在大唐盛世時曾經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對於南北經濟的交流提供了極大便利。
但到了如今,許多地方已經開始淤積堵塞,在淡水季節水面較淺時甚至連小船的難以通行,這顯然會影響到淮南對北方各州的掌控,甚至連將來淮南發動北伐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所以疏通運河這種完全有必要的工程一經提出就得到了楊渥的高度重視。
“看到了嗎?這就是水稻。咱們平時吃的米飯,就是從稻田裡面種出來的!”楊渥輕輕從路旁的稻田裡抽出一支稻穗,向身後的幾個小傢伙們解釋道。
這幾個小傢伙,正是楊渥的三個弟弟,今年九歲的楊隆演,七歲的楊以及六歲的楊溥,此外還有兩個小傢伙也一同跟了來,這便是程勳的侄孫程宗以及劉仁贍,他們是以楊隆演的伴讀身份來的。
楊渥可不想楊家的族人長大後五穀不分,高高在上的脫離百姓,鬧出像晉惠帝“何不食肉糜”的笑話來。
所以趁著這段時間比較空閒,楊渥便帶著幾個弟弟出來見識一番,將來其他幾個年紀更小的楊家子弟,等到他們大一些後也要來接受這些教育。
不過其他幾個小傢伙顯然年紀還小,到了這裡也只顧著玩耍去了,畢竟他們在節度使府中長大,還沒見過這樣的野外風光,若不是楊渥約束著他們,只怕他們早就玩瘋了。
倒是今年已經九歲的二弟楊隆演和才六歲的劉仁贍已經比較懂事了,他們纏著楊渥不停的詢問著。
“哥哥,這種水稻從種下到收穫,一共需要多長時間?”
“大王,這種水稻每一畝地能收穫多少?”
……
這一個個問題,一開始還讓楊渥感到高興,畢竟他對這兩個小傢伙可是寄以厚望的。
可以預料的是,將來北伐之時,他肯定是要親自領兵出征的,到那個時候他自己的兒子年紀還小,只怕還不足以擔負起坐鎮後方的任務,而二弟楊隆演到時候年紀卻剛好合適。
至於劉仁贍,這可是將來的名將種子,這麼小的年紀就如此聰明好學,自己再好好培養一下,將來取得的成就或許比歷史上的更大。
不過不久之後,楊渥就有些額頭冒冷汗了,因為這兩個小傢伙問的問題越來越難,到了後面連他都有些招架不住了。
畢竟他前世就沒幹過一天農活,這一世更是不可能去做,他對於水稻所知道的東西也不過是些最基礎的東西,稍微深入一點的他就不知道了。
若是兩人繼續問下去,楊渥說不定就要當場露餡了。這讓他感嘆著給小孩子做啟蒙老師還真不是個輕鬆的事。
好在,就在他將要頂不住的時候,節度使府的來人將卻給了他脫身的理由。
“大王,派去泰封國冊封的使者已經回來了。”來人匆匆對楊渥說道。
“是嗎?可是已經探明瞭那邊的情況?”楊渥臉色一喜,連忙問道。
當初雖然已經從泰封國的使者口中得知了濟州島和半島的局勢,但這些情報不派自己人去摸清楚總是不能放心,所以在泰封國的那個使者回國之時,楊渥便派了使者隨同回訪;當然,在這些出使人員之中自然也混入了長劍都的密探。
與派去福州的使者出發得較晚不同,去泰封國的使者卻是很早以前就出發了,所以在這個時候已經完成任務回來了。
“這個小的卻是不知道!”
楊渥拍了拍腦袋,這才反應過來,自己卻是太心急了,眼前這人不過是個報信的,怎麼會知道那些東西。
帶著幾個小傢伙返回節度使府後,楊渥便將出使的使者和密探,以及高勖、李神福等人召集過來。
“……如同大王所說,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