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讓梁軍成功的和蜀軍匯合了,但即便是梁軍和蜀軍匯合,兩家的聯軍實力也未必就比吳軍要強大。
現在決戰,未必就不能擊敗敵軍。
所以楊渥非常好奇,到底是什麼訊息讓他們覺得應該撤兵。
王茂章道:“大王,剛剛得到的訊息,說是梁軍大將劉統領一萬五千大軍正在南下,如今據說已經快到荊門了。”
“什麼?梁軍又來援軍了?”這下楊渥是真的有些驚訝了。
他不知道的是,若是沒有他的親自領兵,敬翔也不必這麼看重這一次的戰事;而劉之所以南下,主要就是因為擔心寇彥卿的那點兵力擋不住楊渥親自率領的吳軍。
“梁軍竟然又有一萬五千大軍來援,這倒是沒有想到!”楊渥在心中沉思起來。
怪不得眾將都覺得此時應該撤軍。
畢竟朱溫病重,隨時都有可能病死;若說他真的病死了,那麼到時候吳軍趁機再次出兵的話,梁國因為內部局勢的動盪,只怕未必會派兵來救援江陵。
到時候只需要對付蜀軍的話,大家自然很有信心。
見楊渥沉默不語,眾將一個個也跟著不說話,靜靜等待著楊渥作出決定。
他們知道,楊渥向來是一個很有主見的人,在眾將一致認同應該撤軍的情況下,他依舊沉默不語,這表明他心中乃是主張與敵軍決戰的。
不過眾將想不明白的是,這個時候決戰,未必有必勝的把握啊!
然而在楊渥眼中,卻是另一種看法。
晉王李存勖為什麼能嚇得朱溫連夜遁逃?
不光是因為朱溫年老昏聵,比不上當年的緣故;更重要的是,李存勖每次親自指揮的大戰,最後都取得了勝利。
他的威名是打出來的威名,而不是靠晉王這個頭銜才有的威名。
而楊渥呢?他曾經在天下也有著赫赫威名,雖然因為這幾年在金陵沒有領兵征戰,使得他的威名有所削弱,但總的來說,他的名號依舊能夠震懾世人。
比如這一次,敬翔在聽到自己率軍親征後,便決定再派劉率領一萬五千軍隊來援。
這是為何?
還不是因為前些年楊渥的威名太盛的緣故。
而這一次,乃是楊渥開創吳國之後的第一次領兵親征,若是就這樣退兵回去的話,這勢必會使得自己的威名受損。
天下人可不會管這期間楊渥因為病情而不能親自領兵,他們只知道一點,那就是楊渥親自率領近十萬大軍,聲勢浩蕩的去攻打江陵,結果被寇彥卿和王宗壽這兩個將領領兵打了回去。
到時候不僅楊渥的威名將會受損,吳國的聲望更是會受到影響。
自己這些年想盡辦法的提高吳國和自己的聲望,若是就因為如今這麼一退就受到損傷,那代價未免太大了。
想到這,楊渥反而堅定了與敵軍展開決戰的想法。
第五百三十九章取勝的關鍵
當然,楊渥雖然下定了決心要與梁蜀聯軍展開決戰,也並不是盲目的做出決定。
畢竟若僅僅為了保全自己的威名而不顧敵我強弱與敵軍決戰,那是傻子才會做出的決定。
楊渥之所以會選擇與敵軍一戰,那是因為他有很大的取勝把握的。
讓他感到自己的贏面較大的第一個原因,就是敵我兩軍的指揮上面存在差距。
吳軍方面,其成分來源單一,不是吳軍禁軍就是羽林軍的精銳。
在指揮上,更是以楊渥為最高統帥,王茂章、秦裴、侯瓚、柴再用、呂師周等將領為副手,再加上郭崇韜和朱瑾的輔佐,可以說在指揮上,吳軍乃是上下一體,軍令通暢無阻。
而梁軍和蜀軍組成的聯軍卻是不同。
在梁軍和蜀軍的內部,其原本的軍隊成份就來源複雜。
蜀軍乃是由東川各州抽調的兵力組成,而梁軍更是一群臨時湊合在一起的軍隊。
在各自內部,其指揮上就存在一些不協調的地方。
更不用說兩**隊組成聯軍後,兩家之間的配合上必定存在問題。
要知道,當初晉王、趙王、北平王三家的聯軍之間,都是以晉王李存勖為首,有他居中坐鎮,其他兩家都處於從屬地位,所以在指揮上不會有什麼大的問題。
但是梁軍和蜀軍之間,兩家本來就不存在主次的說法。
梁國和蜀國都是稱帝的國家,朱溫更是以中原正統自居;而王建雖然只是割據蜀中,但此人同樣是個心高氣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