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進攻勢頭,等待戰局變化。
……
同一時間,位於河北的李存勖同樣在為戰事感到擔憂。
雖說這段時間吳軍對浮橋的進攻都以失敗告終,楊劉渡口堅如磐石一般;但對他來說,守住渡口還只是第一步,儘快打通到鄆州的道路才是最關鍵的。
若是不能儘快將道路打通,鄆州守軍長期陷入敵軍包圍之中,陷落是必然之事。
正如吳軍一時間奈何不了楊劉渡口一樣,晉軍一時間也沒法解除楊劉之圍。
戰場的僵持讓李存勖深感不滿,因為這讓他想起了當初與梁軍夾河對峙的情形;而如今的局勢比當初更加危險,鄆州孤城獨懸河南,急需救援。
或許是看出了他的擔憂,身旁李紹榮勸解道:“大王無需憂慮,雖然戰事陷入僵持,但敵軍攻勢不可能一直這麼猛烈;只要等時間一久,敵軍遲遲不能取得突破,他們計程車氣必然會下降,到時就是我軍反擊的時候。”
“正是,還請大王耐心等待戰機。”另一位黑臉大將也開口勸說。
這人長得五大三粗的,為人沉默寡言,在軍中的名聲並不響亮。
但李存勖卻知道,這乃是一員驍將,一員衝鋒陷陣、多次挽回戰局的驍將。
當初李存勖領兵與梁軍交戰時遇險,就是此人一馬當先將其救出來。
這員猛將正是歷史上因為將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人而罵名遠揚的石敬瑭。
石敬瑭原本乃是太原地區的沙陀人,在家裡排行老二,從小就沉默寡言。
這樣一個沙陀猛漢卻是喜歡讀兵法書,而且非常崇拜戰國時期趙國名將李牧和漢朝名將周亞夫,以二人為自己的榜樣。
他年輕時參加軍隊,因為作戰勇敢而得到李嗣源的讚賞,後來李嗣源還將其召為自己的女婿,並讓他統領自己的親軍精銳騎兵“左射軍“,號稱“三討軍“,視他為自己的心腹之將。
這一次李嗣源率軍突襲鄆州,原本石敬瑭也提出隨軍出征,但李嗣源卻認為楊劉渡口需要有精兵強將防守,於是將其留了下來。
面對兩人的勸說,李存勖皺眉道:“道理雖然是如此,但敵軍變化多端,這段時間裡變著法子的攻打浮橋,誰又能保證不出意外呢?”
之前吳軍的大型戰船出現在河面上時,李存勖見了之後就深感震撼,沒想到吳軍竟然有如此多的強大戰船,這絕非晉軍能比。
第六百六十四章陣前相會
吳國水軍的強大出乎李存勖的意料,這也讓他擔憂那兩道鐵索到底能不能擋住吳軍,保護浮橋的安全。
一旦浮橋被毀掉,那麼晉軍就只能透過船隻運送兵力,效率肯定會大為降低。
好在到目前為止,鐵索和浮橋都經受住了敵軍的衝擊。
“大王,雖說目前我軍以防守為主,但若是一味防守的話,將士們計程車氣必然低落,難以持久。所以末將覺得,此時我軍應該派小股軍隊不斷向敵軍發起挑戰,以鼓舞將士們計程車氣。若是大王允許的話,末將願領兵出擊,必取勝而返。”這時,石敬瑭又道。
李存勖欣然道:“將軍有此決心,孤深感欣慰,豈有不準之理?更何況孤也早就聽聞吳王的大名,如今是時候去與他會一會面了。將軍領兵出戰,孤親自為你壓陣。”
“多謝大王恩准。”石敬瑭滿臉喜色道。
此時的他還只是一個不避艱險、一心為國效力的猛將,又有誰能想到歷史上正是此人將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人,從而造成了此後數百年的劫難呢。
……
不久之後,一封戰書從晉軍營地發出,直送入吳軍大營。
“晉王想要在陣前與孤會面?”看完晉軍送來的戰書後,楊渥滿臉驚訝。
對於晉王李存勖,他同樣是聞名已久,甚至上一輩子時就久聞其盛名。
歷史上的李存勖在登基稱帝后沉緬於聲色,治國乏術,用人無方,縱容皇后干政,重用伶人、宦官,疏忌殺戮功臣,橫徵暴斂,又吝惜錢財,以致百姓困苦、藩鎮怨憤、士卒離心,最終身死。
可以說此人在治國方面完全就是一塌糊塗,然而不得不承認,此人在軍事方面的成就卻可以說是五代最強的。
正是在他的帶領下,晉國滅掉梁國,吞併岐國,從而將北方徹底統一起來;後來五代不管怎麼更迭,但北方基本上維持統一,為後世宋朝打下了基礎。
這樣一個牛人,即便他在治國方面有些無能,但也足以讓楊渥感到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