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7部分

,原因是裝甲較重,適合作為穿甲彈。

射程方面也必須提高,至少要達到1000萬公里,因為思金人的“飛彈蟲”就有如此射程,不能吃射程的虧。在這麼遠的距離上,是需要空間波雷達制導的,否則命中率就會大為下降。

像“巨闕”這樣的巨型導彈,只有大型戰艦能夠搭載並且發射,而鳳凰戰列艦就是極好的搭載平臺。

實際上,如果鳳凰戰列艦隻是裝甲強大,攻擊力強大,僅僅如此而已的話,還稱不上“不死鳥”,要實現這個功能,就要做好人員逃命的措施。為此,劉雲設計了一種微型蟲洞,一端設在鳳凰戰列艦上,另一端則在母艦之上,一旦鳳凰戰列艦損毀嚴重,即將被擊毀,那麼艦上人員可以透過微型蟲洞迅速轉移到母艦之上。微型蟲洞並不出奇,都是衝動,但這種微型蟲洞的兩個埠都可以跟隨各自所在的艦隻任意移動,就像繫結了一樣。於是,這種微型蟲洞就相當於“任意門”了。要使戰列艦上大批人員迅速逃生,就不能只有一個任意門,必須每個艙室都擁有,至少重要的艙室都擁有任意門,以便讓所有人都能安全撤離。

而人員撤離之後,鳳凰戰列艦如果被擊毀,變成殘骸,那麼就會啟動戰列艦內剩餘的夸克機器人,開始緩慢修復。如果能把殘骸拖到一種移動戰艦維修廠——船塢母艦之中,就能迅速修復,並且重新投入戰場使用,相當於鳳凰涅槃了一次。如果敵人強到秒殺鳳凰戰列艦,那還是算了吧,這樣的敵人是暫時惹不起的。

製造出鳳凰戰列艦之後,劉雲立馬安排一批鯤鵬母艦的武器操作手進行集訓,重點訓練他們的“首發命中”能力,這對新的鳳凰戰列艦十分重要。

除了戰列艦,母艦的設計方案也要進行大規模改造,舊的鯤鵬母艦配置不合理,要被拋棄了,劉雲重新設計了母艦,不再使用“鯤鵬”的名字,改稱為“神龍母艦”。神龍母艦與鳳凰戰列艦,正好可以搭配。於是,這種命名方式被劉雲一直沿用下去,現在生產的神龍母艦可以稱為一代神龍,對應一級母艦,之後的則為二代、三代,等等。

對母艦的改造,首先要確定其功能,讓其更加專業化。劉雲設計了兩種母艦——指揮母艦和船塢母艦,前者是戰場上的指揮核心,至於後者,則能夠直接生產戰列艦這樣的大型戰艦!

一般來說,戰列艦和母艦都非(霸氣書庫…提供下載…87book)常龐大,都必須在專門的星際船廠中生產,這種船廠佔地面積極廣,而母艦一般只能生產護衛艦之類的小型艦隻,最多能生產稍大的驅逐艦,戰列艦是沒法生產的。而劉雲他們的技術比較獨特,可以直接使用息壤核心生產,所佔的地方不大。那麼,船塢母艦基本上是一個巨大的空殼子,裡面裝滿生產材料,還有一個巨型息壤核心,一次只能生產一艘戰列艦,這已經是極限了。

至於指揮母艦,則在原有鯤鵬母艦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去掉鐳射主炮,只安裝一些防禦用的鐳射副炮。至於離子炮則保留了,雖然敵人基本都有磁場護盾,但有時候離子炮能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就像上次劉雲用離子炮來清除妄圖奪艦的思金人,以及用來清除前路的障礙。戰列艦上是沒有離子炮的,那會降低武器效率,所以只能讓指揮母艦裝備離子炮。

指揮的功能並不需要佔用多少空間,那麼,指揮母艦中的許多空間就可以用來生產護衛艦等消耗型小艦艇,以及裝運登陸艦、陸戰隊,這是佔領敵方行星必備的兵種。

而護衛艦,作為整支艦隊的防衛力量,也需要用心去設計,因為星際導彈是重大威脅,如果護衛艦隊做得好,那就可以攔截掉大部分的導彈,大大提高艦隊的生存能力。

設計了鳳凰戰列艦之後,劉雲他們再接再厲,設計了一種1000萬噸級的護衛艦,名為“羽林”護衛艦。羽林護衛艦呈長梭形,身長600米,最大寬度80米,而最大高度為60米。與一般的戰艦不同,羽林護衛艦不裝備主戰武器,因為它的任務不是戰鬥,而是防衛,因此,其上裝備的防衛武器的數量極多!

首先,護衛艦上裝備了眾多的反導鐳射副炮,這種副炮的口徑達到30米,出射能量為30萬噸**每秒,與鳳凰戰列艦上的副炮規格一樣。說實話,戰列艦的副炮裝在護衛艦上,也相當於主炮了。因此,這種鐳射炮的數量不可能多,一艘羽林護衛艦上僅有16門,四門為一組,分佈在護衛艦的前、中前、中後和後部的上表面。這種反導鐳射炮用來防禦5000噸級的星際導彈簡直是輕而易舉!但其缺點是數量太少,一艘護衛艦僅有16門。不過一艘母艦所攜帶的護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