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後用弓箭對付從火焰中逃出來的敵軍。叛軍逃出來這個可能性並不大,就算是有人逃出來,有這麼多軍隊監視,亂箭之下基本上沒有活命的可能。
“報,張舉的叛軍將騎兵放置在中心位置,步兵前後一分為二,目前的步兵前軍已經開始進谷口了。”
“好,密切注意叛軍的行進速度、間隔距離。”
“諾,注意叛軍的行進速度和間隔距離。”
呵呵,張舉也怕死啊,擔心這裡有埋伏,讓騎兵簇擁他身邊,哈哈,有用嗎?魚兒要入網了,一場伏擊戰馬上要打響了。
趙雲立即招來傳令兵,下達新的命令:“傳令下去,採取第二套作戰方案,以最快的時間佈置完畢。”
“諾,採用第二套作戰方案。”
軍隊迅速開始佈置,其實也沒有多大的變動,只是將一個寬敞地帶的兵力撤離然後分配到另外的一個寬敞地域佈置,如此,兵力進一步集中。
此戰,原來就根據敵軍不同的陣型,制定出相應的應對方案。
如果是騎兵在前,則將敵人的騎兵放入寬敞之處,掐住狹窄關口即可。
現在敵人的行進陣型發生了變化,伏擊的方案自然也跟著變化。放敵人的步兵進入狹窄的穀道,將寬敞的地域留給騎兵,便於這些騎兵集中。
為什麼非要採用這種方案呢?因為,目前的軍隊需要戰馬。狹窄的區域適合放火,若是這樣對付騎兵,那樣一來連人帶馬全部燒死,那麼這個計劃不能完美的實現。
“報,叛賊的前軍步兵大約四千餘人,中間的騎兵約五千餘人,其餘的步兵放置在最後,各軍之間沒有明顯的分隔,隊伍比較混亂。”
“好,各個伏擊陣地按計劃行動,炮聲一響就是總攻擊的命令。”
“諾,按計劃執行,以炮聲為號。”
葫蘆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