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3部分

此時中國各大城市的建設都比較落後,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沒怎麼建設,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忙著建設基礎設施和搞出口型生產,城市都未怎麼建設。

當建設重點放在內部之後,各個城市都開始了改造。如今改造的成本是比較低的,因為各城市的房屋主要都是一些磚木結構的土房子。

加上如今政府有錢,各城市的改造也就都紛紛提上案頭了。

改造的重點就是擴寬街道,建設城市排水系統,以及供電系統、自來水系統。電線是不能亂牽的,必須埋入地下。

街道也不能太狹窄,因為用不了幾年,中國就要大爆汽車了,到時候街道太狹窄只會出現堵車的悲劇。

還有環城路、停車場、加油站這些都納入規劃範疇。

因此全國各個城市都在大興土木,同時全國各地也開始大蓋商品房。如今的中國建築系的專業,與後世香港一樣,都有一個‘風水專修課’,就算是一套小小的商品房,也要盡力讓它存在格局,起碼不能蓋出凶宅出來。

城市改造和房地產建設,使得各個城市都出現了許多工作崗位,很多在外地的鐵路、公路工地上做事的勞工開始返鄉。

畢竟在家鄉的工錢也差不多,為什麼不回家鄉去呢?

這些勞工的返鄉也並未給那些工程造成太多的麻煩,因為此時中華民國手上還有許多俄國勞工。

同時還有許多日本、朝鮮、越南、暹羅勞工,這些勞工是中華民國政府公開招募的,來到中華民國是有工作籤的。

不過這些勞工不能到處亂跑,只能待在工地周圍,工作時間到了便拿著錢從哪來回哪去。

那些藩國勞工還是不錯的,日本、朝鮮、越南勞工都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因而能夠吃苦耐勞。

暹羅勞工則差了許多,暹羅男人本來就有點懶惰,不過也比那些印尼猴子們好上一點,幹活也是能幹的。

這些藩國勞工管理起來更方便,一些生產工具交給他們不用怕被他們破壞了,因此能承擔比俄國勞工更高一級的建設環節。

此時中國算是真正的開始全面建設了,北方的鐵路已經修得差不多了,就差一些鄉鎮級的公路。

鐵路和公路的修建開始轉移到了北海行政區,以及剛打下的中亞行政區,同時還有南方各省,以及中南半島和南洋地區。

北方則開始進行城市改造。

南方的城市改造也正在進行,不過很多未通車的城市還只是在規劃,雖然南方的鐵路、公路建設成本更大,但是南方的經濟潛力卻是很強的。

特別是廣東一帶,此時的廣東省已不是中華民國最南方的大省份了,更南方的還有中南半島和南洋地區。

因此廣東省正好在南方地區的中部,其經濟能夠連通中國內陸,也能連通南洋各島嶼和中南半島,使得廣東的發展潛力變得更加巨大了。

很多工業開始向廣東轉移,其中大部分是出口型工業。

內需型的工業則開始向中部轉移,軍工業則開始向西北、中亞地區轉移,轉移到西北和中亞的主要是一些彈藥生產線,那種消耗比較大,但卻沒太大技術含量的軍工業。

比較重要的軍工業,諸如戰車、飛機、自走炮的製造,都是放在中部偏西地區,因為那裡是最安全的。

這一年的鋼鐵產量也大幅度增長,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中國開始全面建設各鐵礦礦場,使得鐵礦產量每年都處於爆發狀態。

特別是在中南半島和南洋各島嶼,以及在印度、澳大利亞的鐵礦投資開始投產之後,鐵礦石供應在1918年就變得更加的充足了,因此鋼鐵產量開始節節上漲,在1918年中華民國的鋼鐵產量增長到4000萬噸是毫無懸念的。

而美國在1917年的鋼鐵產量卻只有3500萬噸,比歷史上的鋼鐵產量縮小了許多,這主要是因為中國鋼鐵產量的發展所導致的。

同時還有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的原因,因為德國的潛艇把協約國的商船幹翻了,沒有足夠的船隻為美國運輸出口物資。

因此美國的鋼鐵產量卻一直維持在該數量提升不上去了。

畢竟美國此時的經濟發展還是靠出口拉動,內部建設還未大規模的展開,工業裝置的升級換代更是沒有展開。

相比之下,中華民國的工廠所使用的工業裝置大部分都是世界最先進的,並且正在迅速普及先進生產力。

在這種先進生產力的推動下,中國的發展速度已經完爆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