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段是,“冬天,屋子裡一天到晚曬著太陽,炭爐上時聞普洱茶香。坐在太陽旁邊吃冬舂米飯,吃到後來都要出汗解衣裳。廊下曬著一堆芋頭,屋角里藏著兩甕新米酒,菜櫥裡還有自制的臭豆腐乾和黴千張。星期六的晚上,兒童們伴著坐到深夜,大家在火爐上烘年糕,煨白果,直到北斗星轉向”。這一段,要比天井裡的芭蕉、櫻桃、薔薇,屋裡四壁的書卷,院外的叫賣,還要令人難忘,這是家常的味道;還有,“兒女們曾統計過,我家共有一百二十五隻抽斗”,這麼細碎的一句,便遞出了懷戀之深切之綿長。

《辭》是《避難五記之一》,“之二”的《桐廬負暄》亦長亦好。豐的戰時好文字,還包括一卷《教師日記》,1938年10月起,迄止1939年6月,細碎之外又添種種風趣。建國後,經得起重讀的散文比較稀少,豐子愷卻一如既往地留心細碎,不過,到《阿咪》出來,終於受到批判了。如果是“小資情調”一類帽子,還說得過去,卻說它影射毛澤東。因為文中有一隻貓,名“貓伯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那是1962年的事。再經過“*”的牛棚和更嚴厲的專政,1972年,豐子愷卻在私底下寫出並編訂他的懷舊的《緣緣堂再筆》。《再筆》是豐氏平生最爐火純青的文字,可與魯迅的《朝花夕拾》比美。《朝》還有詩意的筆墨,《再筆》卻是很純粹的紀事,那內容在他胸間沉澱了近半個世紀,歷練了近半個世紀,翻出來,清淡又濃烈。《再筆》的發表,則要到十多年後。

豐子愷的文章,還包括他的談音樂、美術的隨筆風的著作,還包括他自日本古文譯的《源氏物語》、由俄文譯的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柯羅連科的《我的同時代人》,都是上好的豐氏文字。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十八章 浮世繪 張恨水(1)

重慶談判期間,毛澤東的詞《沁園春·雪》的發表,是一件轟動山城的事,曾引來眾多社會名流的紛紛唱和。最先發表這首偉詞的媒體,不是共產黨人自己的《新華日報》,而是中間派的民營報紙——重慶《新民報》。詞作登載在1945年11月4日《新民報晚刊》的《西方夜談》欄裡,署作者的名字是毛潤芝。主持這次發表的,就是《新民報》的主筆張恨水。

張恨水是著名的報人,此時已經在報界從業二十餘年,先後供職於《益世報》、《世界晚報》、《世界日報》,自辦的有《南京人報》和《新民報》。他曾經是上海《新聞報》和《申報》在北平的特約通訊員,因其新聞稿質量高,頻頻被採用,而收穫頗豐,千字十元,每月一二百大洋的收入在當時是很驚人的數字。不過,他在報紙上,作得最多的是編副刊和寫連載小說。小說家,才是張恨水本色的身份。他寫於抗戰期間的兩部小說,銷量最大的《八十一夢》和在上海最叫座的《水滸新傳》,紅都延安曾經都翻印過。《新華日報》在為他賀五十壽專稿中,諭揚說“他的小說與舊型章回小說顯然有一個分水界,那就是他的現實主義道路”。周恩來高度肯定《八十一夢》;毛澤東議論過《水滸新傳》,重慶談判期間單獨接見過他,並送紅棗、小米和延安的呢料。但新文學的批評家曾將張恨水劃入鴛鴦蝴蝶派,張最著名的《啼笑姻緣》確是一部寫三角戀愛故事的言情之作,因為明星電影公司和大華電影社爭奪其改編拍攝權,曾大打官司,鬧得上海灘沸沸揚揚。

如《啼笑姻緣》一樣,《水滸新傳》登在銷行最廣的上海《新聞報》上,從1940年2月11日起,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上海“孤島”(英美租界)徹底淪陷,書寫了四十多回。1944年,為出版單行本,張恨水又補寫了二十多回,全部六十多萬字,是抗戰期間最長的張恨水小說。在文字上,張極力模仿老《水滸》,故事寫梁山好漢受招安後,跟隨張叔夜去打金兵。汴京失守後,一百零八條好漢,大半戰死,時遷這路小兄弟成為張用力描寫的英雄,用意“是以愧士大夫階級”。上海人是把抗金當作抗日來讀,自然有一番痛快在其中。

《八十一夢》亦是痛快之作,從1939年12月1日起在重慶《新民報》上連載。夢之題,取自傳統文學所謂“寓言十九託之於夢”。該作對戰時陪都的*和黑暗,給予了不由分說的諷刺。第三十六夢《天堂之遊》、第七十二夢《我是孫悟空》的影射最是直接。孫悟空鬥不過滿身黃金白金鑽石寶石的通天大仙,西門慶是天國十家大銀行和一百二十家公司的老闆;潘金蓮穿袒胸露背的巴黎時裝,打了維護交通的警察一個耳光;通天路盡頭之門是枚大金錢,上寫“孔道通天”,諸如此類都是影射孔家一門(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