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覺察不出他是否考取。後來在船上碰見了,經介紹,才知道是梅貽琦。當時人們留美都選的是中國人熟知的學校,比如徐君陶選麻省理工,梅貽琦卻單獨去了東部的伍斯特理工學院。徐君陶後來才聽說那是一個有名的工業大學,認為梅貽琦的選擇確和一般人不同。

在美國留學期間,梅貽琦不時將節省下來的公費,寄回家中,作為弟弟的學費,資助他們求學。1914年,梅貽琦自伍斯特理工學院學成歸國,獲電機工程碩士學位。

1915年,他應清華之聘當教師,不久便厭倦了。迴天津見恩師,張伯苓不同意:“你才教了半年書就不願意幹了,怎麼知道沒興趣?青年人要能忍耐,回去教書!”連他自己也沒有想到,他的一生,從此就與清華緊緊地聯絡在了一起,其中單是校長一職就做了17年。1931年,梅貽琦出任清華校長,自此後一直到他在臺灣去世,一直服務於清華,因此被譽為清華的“終身校長”。

梅貽琦的教育思想

學者風度,溫文爾雅,寡言少語,勤儉節約,民主通達,公正無私,梅貽琦從一開始就贏得了普遍的尊敬。

與胡適相比,梅貽琦顯然沒有“暴得大名”的胡博士那麼風光,他的一生僅僅做成了一件事,那就是成功地管理清華並奠定了清華的校格。據陳岱孫的說法,這主要集中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師資人才的嚴格遴選和延聘,這是“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的具體表現,這句話近年來也常為時賢所徵引;二是推行一種集體領導的民主制度,具體的體現就是成功地建立了由教授會、評議會和校務會議組成的行政體制。令人遺憾的是,1949年之前大學形成的一些傳統,比如教授治校,在後來的高等教育中失傳。 。 想看書來

清華終身校長梅貽琦(2)

在近代中國高等教育史上,梅貽琦是一個罕見的人物。他之所以罕見,臺灣研究清華校史的學者蘇雲峰認為,基於下列三個事實。(一)他並無高階學位(榮譽博士學位受贈於1940年),卻能率領諸博士群,人人佩服。(二)在抗戰之前就使清華大學領先各大學,成為理工教學與研究重鎮,躋身於世界學術之林。(三)在抗日戰爭前後近20年的###風雲中,他尚能保持清華校園的基本安定,繼續發展,沒有成為學生攻擊的物件。

建立在聯大模式基礎上的教育體制,主張通識教育、思想寬容和學術自由。當時梅貽琦校長被要求加入國民黨,但他保衛了聯大的自由,以免受制於黨。儘管國民黨任命的人佔據了聯大領導層的一些關鍵位子(聯大三青團負責人陳雪屏和訓導長查良釗),但卻難以改變聯大的高度自治。[1][1]郭曉東《聯大模式對公共知識分子的影響》

梅貽琦認為大學教育應具有儒家思想主張的“新民”使命,人才的培養應向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標發展。同時,為“克盡學術自由之使命”,他推行了蔡元培先生“相容幷包”的辦學主張。在清華和西南聯大的校園內始終匯聚著學術思想上的各家各派。清華的校友在回憶他時說:“梅校長主長清華,始終以民主思想、學術自由的開明政策為治校原則,他對左、右派的思想兼涵並容,從不干涉。”

在梅貽琦孔孟之道的思想中,融會了希臘及西方的學術自由與民主法治思想,甚至希臘人崇尚體育的精神,也在清華得到有力的貫徹。當時規定所有學生體育課必須及格,否則不能畢業,一時清華在華北各大學中成為一所體育強校,這種注重體育的校風一直延續到西南聯大以及覆校後的清華。對於青年學子,他採取了西方的通才教育,或“自由教育”的模式。這種教育要求學生不應僅有專門知識,更應受到貫穿在整個大學課程中的普通教育,使每個學生對於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皆能融會貫通。他曾說過:“學問範圍務廣,不宜過狹,這樣才以使吾們對於所謂人生觀得到一種平衡不偏的觀念。對於世界大勢文化變遷,亦有一種相當瞭解。如此不但使吾們的生活增加意趣,就是在服務方面亦可以加增效率,這是本校對於全部課程的一種主張……”[2][2]梅祖彥《西南聯大與梅貽琦校長》

當有人讚美梅貽琦治校有方,他謙虛地說:“貽琦生長於斯,清華實猶吾廬。就是有一些成績,也是各系主任領導有方。教授中愛看京戲的大概不少,你看戲裡的王帽,他穿著龍袍,煞有介事地坐著,好像很威嚴,很有氣派,其實,他是擺給人看的,真正唱戲的可不是他。”

1940年,梅貽琦在“為清華服務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