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6部分

。呼呼呼的雙掌齊出,一連發三招。

武林天驕吹出一個峭拔的簫音,玉蕭一舉,連點對手面門。龍象法王的一雙眼睛和額角兩邊的太陽穴都在他的玉蕭範圍之內。

忽地有個人朗聲吟道:“黃河遠上白雲間——”吟詩的仍然是那個擅於“腹語”的人,群豪都是大惑不解,不解何以他在場中搏鬥得這樣緊張的時刻,居然還有閒情逸致吟詩。

一句詩未曾吟罷,兩大高手已是倏的變招。龍象法王左掌成鉤,右拳橫擊,拳掌兼施,仍然是用上了第九重的龍象功。

武林天驕玉蕭斜指,也仍然是向龍象法王的上盤,簫影橫空掠過,幻出重重疊疊的一片碧綠色彩,就好象有數十枝玉簫同時指著龍象法王,把他困在“簫陣”之中。那人這時才剛剛唱到王之漁“出塞”那首七絕的第二句“一片孤城萬仞山——”!觀戰的群豪看這兩大高手搏鬥,越鬥越是劇烈,人人都是驚心動魄,誰也不去理會他了。

龍象法王在武林天驕的神奇蕭法反攻之下,業已感到處在下風,陡地一聲大喝,脫下身上所披的大紅袈裟,登時就似平地湧起一片紅雲,向武林天驕捲去。武林天驕道:“對啦,我早就叫你動用兵器的了。你這時方始‘獻寶’雖然稍嫌遲了一些,但大概可以避免我的一時失手誤傷你了。”

原來龍象法王這件袈裟是用喜馬拉雅山的特產“天蠶絲”製成的,刀槍不入,可算得是一件武林異寶。他用袈裟當作兵器,展開了第九重的龍象功,能守能攻,果然挽回頹勢,看來已是處於不敗之地。

武林天驕口中說話,手底絲毫不緩,玉蕭輕顫,似乎是給龍象法王的袈裟掃蕩得簫影凌亂,但龍象法王那麼強勁的攻勢卻仍是難奈他何。那人唱到詩中的第三句“羌笛何須怨楊柳——”

就在這人的朗吟聲中,說時遲,那時快,只見武林天驕的玉簫霍霍展開,碧綠色的光華暴漲,和龍象法王那件袈裟抖起的“紅雲”糾結一起,煞是好看。眾人還未看得清楚雙方招數如何變化,龍象法王已是蹬蹬蹬連退三步。此時剛好把王之漁那整首詩唸完,第四句是“春風不度玉門關”。

朗吟之後,接著說道:“武學詩意合而為一,好,好,當真是人生難得幾回見的好功夫啊!”眾人這才知道,原來他念的這四句詩,說的乃是武林天驕剛才所使的四招簫法。

武林天驕的“洞汕蕭法”別出心裁,每一招的名稱都是用古人的著名詩句題名的,施展出來,隱隱符合這句詩的意境,古人說王維“詩中有書,書中有詩”,而他則是武學之中也有詩了。但識得他這套蕭法,當世卻是寥寥無幾。是以他聽得這人把他的四招蕭法一口氣唸了出來,也是不禁頗為驚詫,心想:不知是我的那位老朋友來了?不過劇鬥之中,卻是無暇容他猜想。

武林天驕與龍象法王各以上乘武功相搏,稍稍佔了一點上風。但另外一對頂兒尖兒的高手——李思南與完顏長之——搏鬥,李思南的形勢卻是頗為不利。

劍氣縱橫,掌風激盪。掌風劍影之中。只見李思南頭上冒出熱騰騰的白氣,原來他是在默運玄功,把體內的毒質從汗水中蒸發出來。完顏長之亦已大汗淋漓,不過比較起來,卻沒有他這麼吃力。論武學他們本是各有千秋,可能還是李思南稍勝半籌的。可藉由於李思南中了毒針,武功不免打了幾分折扣,此時卻是屈處下風了。

群豪屏息以觀,正在為他著急的時候,忽覺光線漸漸暗淡。原來這個“高手大會”比試了數十場,不知不覺,已是黃昏的時分了。

“王府”的衛士拿起長竹杆縛著的火把,點燃四角高懸的數十盞風燈,把若大的一個演武廳照耀得如同白晝。劇鬥繼續進行。

完顏長之接連用了十幾招重手法,掌風呼呼,把李思南迫得步步後退,看來形勢更加不利。但他的劍法仍然沒有凌亂。

孟霆看得熱血沸騰,幾乎忍不注就要衝出場去。耳邊忽聽得有人低聲說道:“盂老鏢頭不用著慌,時候一到,就有救星來的。你可不宜出去。”孟霆看不見人,心裡知道定是那個擅於“腹語”的人和他說話。

杜玉門和梅愕這兩對叔侄和薛兆等人在“王府”武上圍攻之下,寡不敵眾,也是險象環生。

孟霆聽了那人的說話,瞿然一省,想起蓬萊魔女付託給他的任務,想起震遠鏢局上上下下一百多人的性命都在他的身上,只好暗歎了口氣,忍耐下來。

可是有一個和他身份相同的人卻是忍耐不住了,這個人是鏢行的領袖,年紀最大的天馬鏢局總鏢頭馬如龍。

此時李思南還勉強支援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