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部分

,解下身上羅帶,做成一個圈套兒丟將起來,把那千千萬萬之杵盡皆套去。那太子見有人套去他的寶貝,心下慌張,敗陣而走。孽龍接見,問曰:“太子與許遜征戰得大勝否?”太子曰:“我戰許遜正在取勝之際,不想有一婦人使一個圈套,把我那寶貝套去了。我今沒處討得!”孽龍曰:“套寶貝者,非是別人,乃是觀世音菩薩。”言未畢,真君趕至,孽龍望見,即化一陣黑風走了。太子心中不忿,又提著手中鋼刀,再來交戰。

此是敗兵之將,英勇不加,兩合之中,被真君左手一劍架開鋼刀,卻將右手一劍來斬太子。忽有人背後叫曰:“不可,不可!”真君舉眼一看,見是觀音,遂停住寶劍。觀音曰:“此子是敖欽龍王的第三子,今無故輔助孽龍,本該死罪。奈他父親素是仁厚,今我在此,若斬了此子,龍王又說我不救他,體面上不好看。”真君方才罷手。

卻說那巡江夜叉迴轉龍宮,將太子助孽龍之事,一一稟知龍王。龍王頓足罵曰:“這畜生恁的不肖!”彼時東海龍王敖順,西海龍王敖廣,北海龍王敖潤同聚彼處,亦曰:“這畜生今日去戰許遜,就如那葛伯與湯為仇;輔助孽龍,就如那崇侯助紂為虐,容不得他!”敖欽曰:“這樣兒子要他則甚!”

遂取過一口利劍,敕旨一道,令夜叉將去叫太子自刎而亡。夜叉領了敕旨,齎了寶劍,徑來見著三太子。太子聞知其故,唬得魂不著體,遂跪下觀音叫道:“善菩薩!沒奈何,到我父王處保過這次。”觀音道:“只怕你父親難饒你死罪。你不如到蛇盤谷中鷹愁澗躲避,三百年後,等唐三藏去西天取經,罰你變做個騾子,徑往天竺國馱經過來。那時將功贖罪,我對你父親說過,或可留你。”太子眼淚汪汪,拜辭觀世音,往鷹愁澗而去。觀音復將所收鐵杵付與夜叉,教夜叉交付與龍王去訖。真君亦辭了觀音迴轉豫章,不在話下。

卻說觀音菩薩別了真君,欲回普陀巖去,孽龍在途中投拜,欲求與真君講和,後當改過前非,不敢為害。言辭甚哀。

觀音見其言語懇切,乃轉豫章,來見真君。真君問曰:“大聖到此,復有何見諭?”觀音曰:“吾此一來,別無甚事。孽龍欲與君講和,今後改惡遷善,不知君允否?”真君曰:“他既要講和,限他一夜滾百條河,以雞鳴為止,若有一條不成,吾亦不許。”觀音辭真君而去。弟子吳猛諫曰:“孽畜原心不改,不可許之。”真君曰:“吾豈不知,但江西每逢春雨之時,動輒淹浸。吾欲其開成百河,疏通水路耳,非實心與之和也。吾今分付社伯,阻撓其功,勿使足百條之數,則其罪難免,亦不失信於觀音矣。”

卻說孽龍接見觀音,問其所以。觀音將真君所限之事,一一說與。孽龍大喜,是夜用盡神通,連滾連滾,恰至四更,社伯扣計其數,已滾九十九條。社伯心慌,乃假作雞鳴,引動眾雞皆鳴。孽龍聞得大驚,自知不能免罪,乃化為一少年,未及天明,即遁往湖廣躲避去訖。真君至天明查記河數,止欠一條,雞聲盡鳴,乃知是社伯所假也。遂令弟子計功受賞。真君急尋孽龍之時,已不知其所在。後來遂於河口立縣,即今之南康湖口縣是焉。

卻說孽龍遁在黃州府黃岡縣地方,變作個少年的先生求館。時有一老者姓史名仁,家頗饒裕,有孫子十餘人,正欲延師開館。孽龍至其家,自稱:“豫章曾良,聞君家有館,特來領教。”史老見其人品清高,禮貌恭敬,心竊喜之。但不知其學問何如。遂謂曰:“敝鄉舊俗,但先生初來者,或考之以文,或試之以對,然後啟帳。卑老有一對,欲領尊教何如?”

孽龍曰:“願聞。”史老曰:“曾先生腰間加四點,魯邦賢士。”

孽龍曰:“我就把令孫為對。”遂答曰:“史小子頭上著一橫,吏部天官”史老見先生對得好,不勝之喜,乃曰:“先生高才邃養,奈寒舍學俸微少,未可輕屈。”孽龍道:“小子借寓讀書,何必計利!”史老遂擇日啟館,叫諸孫具贄見之儀,行了拜禮,遂就門下受業。孽龍教授那些生徒,辨疑解惑,讀書說經,明明白白,諸生大有進益,不在話下。

卻說真君以孽龍自滾河以後,遍尋不見,遂同甘戰、施岑二人,徑到湖廣地面,尋覓蹤跡。忽望妖氣在黃岡縣鄉下姓史的人家,乃與二弟子徑往其處,至一館中,知是孽龍在此變作先生,教訓生徒。真君乃問其學生曰:“先生那裡去了?”

學生答雲:“先生洗浴去了。”真君曰:“在那裡洗浴?”學生曰:“在澗中。”真君曰:“這樣十一月天氣,還用冷水洗浴?”

學生曰:“先生是個體厚之人,不論寒天熱天,常要水中去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