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豫的亮出了“陽光電子陽光家電是一家”的口號。在記者釋出會的當天,各地的國美電器和陽光家電連鎖通通改變了招牌。而與此同時,陽光影碟機的銷量也瞬間激增,其勢頭之猛,彷彿在一瞬間侵吞了所有的影碟機市場一般。
“從陽光影碟機正式釋出,到陽光電器集團”
“陽光電器,家電市場的巨無霸。誕生”
“空前繁榮,全國家電銷售聯盟”
“十大義務宣佈霸主地位”
“劍指家電生產商跨領域的威懾”
第二天上午,諸多的電視報紙紛紛報道了陽光電器成立現場的空前盛況。隨著這些報道,陽光電子的營業額一路攀升,整個六月份下半個月都是屬於陽光電子的,在七月初的月初核算上,戚溫婭為周行文羅列出一系列得數字。六月份,上半個月的銷售額僅有一千萬左右,佔全國影碟機市場的46%,在上半月期間,陽光電子曾一度跌過這個數字線,從55%降到46%,這已經算是很硬挺的數字了,畢竟新生的影碟機供應商分去了許多的利潤空間。即便是號稱大幅度降價的萬燕電子,也難免受到群狼的圍攻,市場佔有率從32%直降到28%,這個降低幅度比陽光電子來說並不大,但卻要考慮到萬燕電子此時的經營模式。陽光電子雖然降低了接近10%的市場佔有率。但上半個月的盈利仍然又一千萬左右。而萬燕電子的盈利卻悽慘了許多,甚至只有兩百萬左右這個數字對於影碟機的開創者來說,實在是一個難以想象的打擊。要知道,萬燕除了研究成本之外,也是需要打廣告做一些提高品牌質量的活動的,這些廣告什麼的都需要錢來支撐的。雖然萬燕的廣告費用不似周行文那樣誇張,但也接近了一千萬的規模投入一千萬的廣告費用,竟然只有兩百萬的盈利?單單是六月份的上半個月,萬燕就虧去了以往幾個月的積累。
而六月份下半個月的數字出來以後,萬燕更是雪上加霜,當陽光電子宣佈研發出陽光解碼晶片之後,萬燕的市場佔有率瞬間跌至25%,其他萬利達、科王等廠商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而受影響最大的卻是飛利浦、索尼、三星等外國廠商,三星更是因為陽光晶片的誕生,在看到中國大陸血淋淋的競爭場面之後,果斷的宣佈放棄影碟機產品,開始全力研發數字移動手機。此時,陽光電子的市場佔有率有小幅度增長,從46%增長到了49%。這在如此多影碟機廠商的大環境下是相當難得的,也證明了周行文發展核心技術策略的正確性。
至陽光影碟機正式版上市,陽光影碟機市場佔有率再度超過50%,甚至增長至54%。這個54%卻比一個月以前的55%更具有含金量。影碟機市場處於剛剛開發階段,所以它每個月的銷量都是呈現出爆炸式的增長模式。五月份,影碟機全國總銷量突破一萬臺,甚至達到一萬五千臺的大數字。而六月份的上半個月,總銷量就已經達到一萬三千朵臺。接近了這個數字,下半個月隨著陽光影碟機正式版的釋出,更是達到一萬八千臺的恐怖總銷量。在這種恐怖的銷量支援下,陽光影碟機54%的市場佔有率,自然是含金量甚高。只是因為分兩檔產品的關係,一時間利潤無法準確計算而已。
當黃光裕宣佈和周從偉的陽光家電連鎖組成陽光電器集團時,全國一片譁然,特別是影碟機行業,許多人都已經意識到這將是一個行業洗牌的時刻,萬利達、科王兩家企業率先向陽光電子“投誠”,表示願意接受陽光電子開發的陽光晶片。這就意味著兩家將成為陽光電子的附屬企業。核心技術被人家掌控著,想想後世的中國汽車製造業,電腦組裝等企業就不難得出結論:這兩家影碟機供應商已經不存在威脅。只是,雖然如此,萬利達和科王得選擇仍舊被許多人稱道,因為至少他們“活”了下來。而萬燕,以及其他兩家影碟機供應商,卻成了這次事件主要的“犧牲品”。
1993年6月22日起,新成立的中國家電銷售聯盟釋出第一份通告,通告對新科、愛爾、萬燕等三家影碟機廠商做出“裁決”。通告稱,經過陽光電子資訊科技研究室試驗表明,三家的商品不符合vcd技術標準,已經不再適應此時全國範圍內廣泛流傳的mpeg…1壓縮編碼所錄製的vcd光碟。會對電視機播放緩解造成影響。因此決定,全國統一下架三家的產品。
通告一出,舉國譁然。誰都知道陽光電器成立後會有大動作,而它隱在背後的遙控只是的中國家電銷售聯盟更是一個利刃。但誰都沒有想到,陽光電器如此“迫不及待”出手,而且一出手就是驚天動地的大圖謀:利用家電銷售聯盟在家電銷售業廣泛的影響,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