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起來很可怕,按著寶茹知道的知識,這是有道理的,但又是可以避免的——其實只要在沐浴的過程中注意一些就行了。但是她知道並沒有什麼用,這個意見理所應當地被駁回了。
不過寶茹雖然心裡彆扭,但是有孩子吸引她的注意,這時候又是冬日,開頭幾日她也沒覺得有什麼——真是不能想那些夏日裡生小孩的,只怕等不到第二日身上就酸臭了。
三日之內,寶茹只要有空就要看看安哥兒,看他一日日眉目舒展、面板白淨,這時候真是多看一回就更愛一些。
這之中,也就是一晃眼的功夫就到了三日之後的洗三日子。之前接生的鄒媽媽就上門來了,只問道:“東西可準備齊全了。”
招待她的是廖婆子,笑著道:“自然是齊全的,只等著媽媽您過來了!”
鄒媽媽只在桌上檢視,果然東西是一應俱全的,挑臍簪子、圍盆布、缸爐小米兒、金銀錁子等擺的滿滿當當。什麼花兒、朵兒的就不說了,小鏡子、刮舌子等竟然不是金的就是銀的,饒是鄒媽媽一慣在大戶人家走動也只有咋舌的。
看過後鄒媽媽就點了點頭道:“既然是這般,咱們就預備起來吧。”
後頭鄒媽媽帶著幾個婦女齊齊動手,忙碌起來暫且不提。前頭已經格外熱鬧了,雖然姚家和姚太太孃家孫家都沒什麼親戚過來,但是姚員外在行會里一慣好人緣,又有這一兩年越發發達了,老話說‘時來誰不來?時不來誰來!’,所謂‘時來頑鐵有光輝,運退真金無顏色’就是這個道理了。
所以這一回姚家自然是高朋滿座,人人都佩戴著蔥、錢,這是禱祝此兒聰睿、進財的意思。個個帶著禮物,進門之前就要恭賀一番,大概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這幾日姚員外竟然看著還年輕了許多,這時候在招呼客人,熟人見了沒有一個不驚歎的。
等到客人差不多到齊,這就要開午席了。按著習俗就算富戶亦不過在招待酒菜上豐富些,主食必定是麵條,俗稱‘洗三面’。不過真到了時候,哪裡按著習俗,今日的席面比起寶茹和鄭卓成親那日也不差了。只是‘洗三面’依舊罷了。
吃過午飯,之後的事情就不關男賓的事情了,一個個只在前廳等著,由著姚員外和鄭卓招待。正頭戲卻是女賓在後院看收生姥姥在產房外廳正面拜早就設好的供奉著碧霞元君、 瓊霄娘娘、 雲霄娘娘、催生娘娘、 送子娘娘、豆疹娘娘、 眼光娘娘等十三位神像的香案。
中間細節倒是不用細表,只等做完這個才到最重要的事情——洗三。姚太太帶著一些親近人家的太太,依次往澡盆裡添一小勺清水,再放一些錢幣,這就是‘添盆’。如添的是金銀錁子就放在盆裡,如添的是銀票則放在茶盤裡。此外,還可以添些桂元、荔枝、紅棗、花生、栗子之類的喜果。
這時候鄒媽媽就站在一旁看著,每一人添東西,必然高聲說一句吉利話,有人添清水,她就大聲道‘長流水,聰明靈俐’;遇到添些棗兒、桂元、栗子之類的喜果的,她就道‘早兒立子,連生貴子,連中三元’。
看著人人往盆裡添東西,雖然多的是喜果,但是添金添銀的也不少,鄒媽媽可是笑的牙眼不見——按著規矩,添盆之物都是最後歸收生姥姥帶走的,這也是接生婆最大的收入來源了。若真遇到一家富戶,這樣來一回可就不知能賺夠了。
得了好處,鄒媽媽聲音越發響亮,手上動作也越發麻利。等到添盆完畢,鄒媽媽便拿起棒槌往盆裡一攪,說道:“一攪兩攪連三攪,哥哥領著弟弟跑。七十兒、八十兒、歪毛兒、淘氣兒,唏哩呼嚕都來啦!”
攪完了,奶孃春秀就抱著安哥兒放進了銀澡盆。水是涼的,安哥兒一進去就放聲大哭,這一哭就是響盆,就連前頭都聽到了安哥兒響亮的哭聲,親朋好友都恭賀姚員外得了一個康健孫兒。
這邊鄒媽媽則是正式開始給安哥兒洗澡,手腳格外快——這冬日裡放孩子進涼水,可不是鬧著玩的,自然是快些好。手上不停,一邊洗,一邊道:“先洗頭,作王侯;後洗腰,一輩倒比一輩高;洗洗蛋,作知縣;洗洗溝,做知州”
隨後,用艾葉球兒點著,以生薑片作託,放在嬰兒腦門上,象徵性地炙一炙。再給安哥兒梳頭打扮了一下,道:“三梳子,兩攏子,長大戴個紅頂子;左描眉,右打鬢,找個媳婦(女婿)準四村;刷刷牙,漱漱口,跟人說話免丟醜。”
最後拿了雞蛋往安哥兒臉上滾了滾,道“雞蛋滾滾臉,臉似雞蛋皮兒,柳紅似白的,真正是愛人兒。”
這才是大功告成,只拿乾爽的手巾把正哭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