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性烈直不可忤,典籤趙渥之曰: '今出都易刺史/及見武帝相 ,曄遂免還。南海王子罕 戌琅邪,欲暫遊東堂,典籤姜秀不許而止。還泣謂母曰: '兒欲移五步亦不得,與囚何異!'……言行舉動,不得自 專,征衣求食,必須諮訪。永明中巴東王子響殺行亊劉寅 等,武帝聞之,謂群臣曰:'子響遂反。'戴僭靜大言曰: '諸王輾自應反,豈唯巴東【,武帝問其故,答曰:天王無 罪,而一時被囚,取一挺浮��槐���宰汕┧В�輝讜蚓埂∪杖炭省V鈧菸ㄎ龐星┧В�晃龐寫淌貳�'竟陵王子良嘗 問眾曰:'士大夫何意詣籤帥?'參軍範雲答曰:'詣長史
以下皆無益,詣籤帥便有倍本之價,不詣謂何?!'子良有 愧色。及明帝誅異己者,渚王見害,悉典籤所殺,競無一 人相抗。〃
朝廷上,皇帝把將相之權交給制局小司、外監、舍人。
地方上,皇帝把刺史之權交給典籤,但將相刺史之職
均不廢,制局監、外監、舍人、典籤品級均不提。象中書
通事舍人,《隋書》二六《百官志上》記〃陳承梁,皆循其
制官〃,中書通事舍人為八品。位高者無權〔多為士
族),有權者位很低(多為寒人),誰都反不了皇帝。這
是南朝皇帝加強君主專制的妙方。
這就派生出了另一種現象,正官不重要,兼差反
而重要。特別是對皇帝的親信來說,如果不兼一個地
位低但有實權的官,則他的正宮無論做得多大,也不
起作用。粱朝的朱異,自遷尚書儀曹郎後,便〃人兼中
書通事舍人〃。其後,遷鴻臚卿、太子右衛率,加員外常
侍,遷散騎常侍,遷右衛將軍,改加侍中,遷左衛將軍,
領步兵,直到太清二年遷中領軍,都是〃舍人如故〃。如
果不兼一個舍人,就不能做宰相的事。
再者,不是一個系統,甲系統可以管乙系統的事,
乙系統也可以管甲系統的事。如在文官系統與武官系 統之問,皇帝便用武將來奪文官的權力。象領軍將軍, 《宋書》四〇《百官志下》稱領軍將軍〃掌內軍〃,即統禁
省之兵。領軍可預問政治,實際也是宰相。《宋書》四
《少帝紀》諝少帝即位,〃以尚書僕射傅亮為中書監,司
空徐羨之、領軍將軍謝晦及亮輔政〃。同書八《明帝紀》
謂明帝死時,〃袁粲、褚淵、劉酌、蔡興宗、沈攸之同被
顧命〃。按袁粲為尚書令,褚淵為護軍將軍(宋時護軍 掌外軍:),劉醯為領軍將軍。所諝〃輔政〃,〃受顧命〃,即
都是宰相。《宋書》六三《沈演之傳》記沈演之於元嘉二 十年〃遷侍中,右衛將軍如故〃。宋文帝曾對沈演之說:
〃侍中、領、衛,望實優顯,此蓋宰相便坐,郷其勉
之。〃
這是武官如領軍將軍為宰相,預問政治之證。 領軍權力移於制局監及外監,這二監的參預政
治,就更容易看出了。《南史》七七《恩倖傳,茹法珍 傳》等傳謂齊東昏侯時,茹法珍、梅蟲兒〃併為制局 監〃,他們與東昏侯的〃左右應敕捉刀之徒並專國命〃。
後來他們又〃併為外監,口稱詔敕。中書舍人王之與
相唇齒〃。同中書舍人一樣,他們都是真宰相。
《文獻通考》四九《職官考三,宰相》有一段話寫 到餽普南北朝時期,什麼叫宰相。其言云:
…一按此則或掌機密,或錄尚書,或綜機權,或管 朝政,或單侍中,或給事中,或受顧命,皆為宰相也。〃
只要戴上這些桂冠,不管是哪一個系統的官,便是宰 相,便可管別一個系統或幾個系統的事。《通考》雲:
〃魏文帝以劉放、孫資為中書監、令,並攀機密。晉武 帝詔以荀勖為中書監、侍中,葉贊朝政。張華為中書令、 侍中,劉卞謂華曰:'公居阿衡之地。'東晉庾亮、庾冰相 次為中書監。至冰經綸時務,升擢後進,朝野注心,鹹曰 賢相。殷浩為揚州刺史,參綜朝權。王教為大將軍、侍中, 上表曰〃臣備位宰輔。'謝安為中書監、錄尚書省事。〃
這是餽晉時期中書監、中書令、侍中、揚州刺史、大將 軍、錄尚書省事之為宰相者。之所以為宰相,是因為或 掌機密,或贊朝政,或為中書令、中書監、侍中、錄尚書 省事,或參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