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經董事會透過,低價獲得公司股票獎勵是有許多條件的,是一種期權性質,不能馬上兌現,比如說企業要連續三年做到淨利潤每年增長20%、淨資產收益率達到15%之後,管理層持股才可以逐步獲得流通權等。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業績真的能連續三年保持20%的增長,其股票對投資者將會有很大的吸引力,必定會在其股價上有良好的反映。此外,由於股票期權有鎖定期,上市公司透過會計手段短期虛增利潤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公司管理層唯有靠盡心盡職的管理和打拼賺取更多的利潤,帶動股價合理提升,才是得到股權獎勵和回報的正道。

2。再融資需要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經營不善,股價長期低迷,其從銀行獲得資金支援的難度和融資成本就會很高,銀行等債權人也會根據該公司的股價表現頻繁地調查這家公司是否存在問題。它們更願意支援那些股價表現堅挺的績優公司,這樣的公司可以獲得更為優惠的貸款或債券利率,減少財務費用開支。此外,上市公司除了首次公開募集資金外,未來還有繼續增發股票進行融資的需求。如果股價很低,為籌得足夠量的資金,上市公司就不得不按照很低的估值來更多地發行股票,包括大股東在內的所有股東手裡的股票就會貶值。相反,如果股價高啟,市場因為看好公司的前景,給予其股票很高的估值,公司籌得同樣一筆資金所發行的新股數量就可以減少,對原有股東的攤薄效應就會降低,這是一種良性迴圈。只有公司不斷為股東創造價值,提供持續的業績增長,才有可能讓股價長期走強。其結果是,資源不斷向這家公司集中,從而幫助其獲得更為強大的擴張和價值創造能力,最後參與其中的每個人都會很開心。3。兼併收購

上市公司值得信賴嗎(2)

中國A股理論上已步入全流通時代,未來兼併收購活動會變得頻繁起來。上市公司不像非上市公司,後者可以牢牢控制公司的股權,股東不想賣,別人就沒有辦法買。但上市公司則不同,他們的股權以股票形式在市場上自由流通,一旦投資者看中某家公司,就會引來競爭對手或其他“野蠻人”的惡意股權收購,屆時原大股東的控制權就會不保,原管理層的飯碗就可能丟失。可以預期這種在海外市場上頻繁發生的收購事件未來也會在中國A股市場上演。所以,保持股價堅挺除了可以防止惡意收購外,上市公司利用其高股價還可以去收購其他低股價的公司,且不需要佔用現金,只需發些新股就能完成換股收購,收編其他公司。在資本市場裡,公司的大小要看股票市值,而市值的構成主要看股價(總市值=股價×總股本),一家擁有高股價的公司在資本市場上顯然就會成為收購的優勢方,甚至可以蛇吞象,以小博大,實現超常規模擴張。

3。面子

上市公司的高管也是凡夫俗子,他們在經營一家公司取得優良業績的同時也需要得到社會的認同和尊敬。事實上,許多優秀經理人在創造個人成功後繼續努力工作的動力已不是物質上的需要,而是在為榮譽而戰,為自己掌管的公司不斷增值、能夠持續為股東帶來回報而感到滿足。如果公司股價表現不佳,經常遭遇投資者、分析師和媒體的批評,這對經理人來說,比個人收入減少的壓力更大。另一個現實的原因是,作為職業經理人,在職期間公司業績和股價表現糟糕,對其今後的職業發展也會帶來負面影響。所以,為了他們自身的發展,上市公司的高管們也期望公司的股價在市場的表現能夠十分出色。

機構投資者比個人投資者更有優勢嗎

機構投資者一定比個人投資者更有優勢嗎?答案是未必。個人投資者可以自己去做調查研究,不放過每個細節;由於是用自己的錢做投資,因而會更加用心、更加專注,更容易成為某個行業或領域的專家;決策會更加快捷、靈活,且更加具有隱蔽性。不容否認,一個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導的股票市場的投資行為會趨於正規和專業化,至少大家都在使用同樣的遊戲規則,都是以研究公司基本面、發掘公司價值為主要投資思路,股票市場也因此會變得更有效率,將資源配置到那些真正值得支援的領域。對於絕大多數老百姓來說,他們分享股市回報最穩妥的辦法就是去購買共同基金或其他與股市關聯的理財產品。但是,市場的機構化並不會出現所謂“消滅散戶”的情況,中國人在傳統上習慣於自己打理錢財,在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裡,個人投資者依舊會是股市裡不容忽視的一支力量,而且那些有能力掌握專業投資知識的個人投資者的數量也正在不斷擴大,他們與機構投資者相比,有著自身獨特的優勢。許多投資者可能僅僅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