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部分

竅有各種各樣的古怪之處,現在我們講到《參同 契》這一段,我貢獻諸位最穩當的方法,我是不主張守竅 的,當然偶爾也可以用。我不說滑頭的話,你們自己去研 究。偶爾可以用,知時知量,還是火候問題,最穩當的是守 中宮,不會錯。中宮準確的部位,就是心窩子之下,用八個 指頭橫著疊起來,在肚臍以上,差不多四指的地方,不是在 肚皮表面,在這個部位的中間。守中宮修久了的人,有一個

1 效果很快會出來的,就是飲食可以減少,甚至可以一天吃一 ^ 餐都沒有關係。在《孔子家語》中孔子說“食氣者壽”,吃 ^ 氣的人,不靠五穀飲食的會長壽;“不食者神明而不死”,乃 至服氣都不需要了。我們這位老師聖人他都知道,可見道家 的方法是準確的。雖然一般學者不承認《孔子家語》是真 的,我還是提出來給大家參考。所以這一段最後是“皆秉中 宮,戊己之功”。

我們大家學中醫修道的,就要了解這個道理。真正中醫 的治病方法不是頭痛醫頭,腿痛醫腿。譬如我們中國是黃種 人,容易得肝病。照西醫的治法,肝病就醫肝補肝了,但不 一定對,雖然也會治好病沒有錯。真懂得中國醫學,懂得 《易經》,懂得道家這個方法,就知道肝是木。什麼生木?克 木的又是什麼?我們曉得水生木,金克木。或者這個人肺呼 吸系統有問題,或者感冒太久,支氣管炎,慢慢影響肝臟功 能變差,這就要先治療肺。要培養肝功能健康,不是針對肝 髒,而是針對腎臟,因為肝腎同源,把腎水的功能培養好 了,水生木,肝的功能也好了。但是這個不是呆定的啊!要 活用,也要懂得命理,就是水多則木漂一一水固然生木,水 太多,把木漂起來衝到太平洋去,這根木頭就完了。

我現在告訴諸位的是學理上的五行生剋之理,你搞清楚 了以後,自己對於修道的功能,各部分的調整就容易了,這 是講有形的。但是,是不是《參同契》的原意?是不是所謂 正統的道法?就不一定了。道家所謂正統道法有一個名稱叫 上品丹法,很不容易達到,很不容易求得。據說上品丹法求 到了,七天可以成仙。當然,這個是傳說,是靠不住的。只

講學理的說法,上品的丹法,是在有形無形之間,不在這個 肉體內部,但是也不會離開肉體的。

上品丹法如何煉

根據道家的正統道法,上品丹法的觀念,金木火水土是 個代號,不一定指有形的東西。譬如這一段所提到的坎離兩 卦,坎離分別代表水火。在《易經》卦名當中,水火是既 濟,既濟是好的;顛倒過來火水就未濟,未濟是不好。那 麼,什麼是水火既濟呢?我們看到做飯燒茶,水在上面,火 在下面燒,就是好的。火在上面燒,水在下面毫無用處,這 個是很簡單的物理,要懂得。所以,諸位修道打坐,上面的 頭腦“嗡嗡”地發熱,紅光滿面,心思不定,妄念不斷,就 是火在上面,水在下面,這是氣虛。所以老子講,“虛其心, 實其腹”,這就是火下降了。因此禪宗祖師利用老子這兩句 話罵人,說有些人沒有悟道,自己以為悟道,就是“空腹高 心”,剛好與老子這個話相反。上面妄念不能停,就是心火 不能下降;精氣神不能歸元,就是坎水不能歸元。念多就是 虛火,心不清淨。佛經經常用清淨圓明,就是代表取坎填離 這個道理,要心境凝定,元氣才充盈。

中宮是土,這個土究竟指的是什麼呢?道家有一個名 稱,叫“真意”。提到真意這個名稱,我們又有值得研究的 地方。佛學講唯識的第六意識我們大家都容易瞭解,第六意 識的根是第七識,叫“末那識”,也叫做“意根”。末那識是 梵文,很難翻譯,包括了很多,佛學名稱又叫“俱生我 執”——…與生命同時來的那個我。這個我不用思想去想他,

生命自然有我,是本能的活動。這個“末那識”有時在別的 佛經上,就乾脆用中文“真意”來代表。如果我們研究學術 思想,就看到唐代以後佛道兩家思想上有了交匯,修持的方 法也融會了。真意在道家就是真土,這個是戊己土。所謂真 意真土是什麼呢?就是有念無念之間,也就是上次我們提到 “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那個一念不生的境界。

禪宗佛家講空,一念不生不是沒有東西,是有個東西, 這個東西就是真意。唐宋以後的禪宗靈知之性這一念,有形 無形停留在中宮內外,沒有妄想沒有雜念,這個是內丹基本 的一步。所以“皆秉中宮,戊己之功”。拿佛家來比喻,這 個時候等於是無念,無念之念是為正念,永遠定在這個境 界。對於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