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更好嗎?為什麼要在上海買?”
“因為我想高考移民。”胡菲菲平靜的解釋道,“今年春節前我去上海,聽到一個房產中介說,現在上海樓市出了促銷政策,買房送藍印戶口。”
高考移民這種事情,無論是程遠芝還是胡菲菲,甚至胡清華,都不會陌生。程遠芝從九零年開始擔任高中的班主任。每三年一屆畢業班。幾乎每屆她班中都有高考移民的學生。河南省大多數人儘管觀念陳舊,循規蹈矩,畢竟還有些訊息靈通、思路靈活的人。
河南是高考大省從來都不是什麼秘密。有考生的家長隨便關心一下就知道行情了。因此這些舐犢情深的家長們開始鑽各種空子,在規則允許下、甚至不惜鋌而走險打擦邊球,也要進行高考移民,為自己的孩子上大學鋪平道路。
進行高考移民的學生和家長往往都在臨行之前拜會一下班主任老師,請班主任老師在制度允許範圍內大開方便之門,如允許長期請假等等。因此,從小學開始,胡菲菲就是一邊聽著程遠芝和家長們的討論,一邊看電視或者做作業的。小孩子好奇心強,幾年下來,對於高考移民者經常喜歡光顧的那些省份,她已經是如數家珍。就連對高中教育從不關心的爸爸胡清華,幾年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的聽下來,對高考移民的事情也大概瞭解了不少。
淯陽市學生們進行高考移民,最喜歡光顧的省份有:新疆、西藏、青海、內蒙古、寧夏、北京、上海、海南、重慶、珠海等地。選擇這些省份的理由不一而足:
新疆、西藏等地入選,是因為那裡地廣人稀,有地方扶植政策,對高考的準備程度和對上大學的渴望程度都不如河南,說白了,就是說人家的學生不如咱們的學生拼命。經常在河南省連專科都很艱難的學生到了那裡,一躍成為全校第一名。但是,能夠高考移民到這些省份的學生往往是因為父母或者其他親屬曾在此地工作過,打了擦邊球才把戶口遷過去的,因此不敢過分張揚,曾經有過某省的全省第一名因為高考移民被人告發的前例;
選擇海南、珠海等地,往往是因為當地的藍印戶口政策宣傳力度。很多稍有積蓄的中產家庭花了幾十萬在當地投資一套房產,甚至有的時候只是利用政策漏洞花了幾萬元加了個名字,根本沒有房產的所有權,就可以輕易獲得在當地參加高考的資格。不過這種考試資格據說是有限制的。為了保護當地居民的合法權益,又要權衡保障房地產業的蓬勃發展,據說政府在權衡之下,規定高考移民的學生只有資格報考二本及以下的大學。但是,有勇氣冒險參加高考移民的學生,一般是在原籍沒希望考本科的,因此,饒是限制重重,他們依然興致勃勃;
選擇北京、上海等地,往往是因為當地的大學多而且重點大學多。根據大學招生的屬地原則,大學在其駐地招收的學生都要滿足某一比例,如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等等。北京四中曾經是北京市的著名高中,以學生考入清華北大等名校的人數多而名噪一時。重生前的時候,胡菲菲的表哥程繼業曾經給胡菲菲寄過一套北京四中的複習資料,胡菲菲做下來覺得太過簡單,感覺和會考的難度差不多。然而當她看到複習資料後面的簡介時候,就流著眼淚將這套資料扔進了廢紙堆——北京四中一個高中每年考入清華北大的人數,比河南省一個省每年能考入清華北大的人數還要多得多。這樣的複習資料,還有什麼意義?以2001年為例,2001年河南實行3+X+大綜合的考試模式,文理不分科,這一年,清華和北大加起來,在河南省總共招收一百名左右的學生。(如果那年沒有改變招生計劃的話,這個數字應該是小於一百的。)對於稍稍關注高考的人來說,北京的學生容易上清華北大,上海的學生容易上覆旦交大,浙江的學生容易上浙大,江蘇的學生容易上南京大學,安徽的學生容易上中科大,湖北的學生容易上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這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
選擇北京、上海這些地方進行高考移民的同學,未必就是奔著清華北大、復旦這些一類名校去的。但是北京和上海的學校有太多可以選擇的餘地了。仍然以北京為例,除了清華、北大、人大這些第一層次的學校以外,還有北京理工、北京科技、北京航空航天、北郵、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方交通大學等稍遜一點的學校,這些大學同樣也是重點大學。至於二本、三本、專科什麼的,選擇餘地就更多了。這些學校都是河南省考生們垂涎已久、可望不可及的物件。
由於北京、上海等地對高考移民管制較嚴,人們就仔細研究政策中的漏洞。譬如藍印戶口,譬如知青、譬如掛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