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有點爛糊了,還有點淡,果然理論與實踐是兩碼事。
見胤禩總是在挑排骨,我也挑了一塊放到嘴裡,“呸呸呸!”這是什麼味,又鹹又酸,啊啊啊啊啊,我記起來了,當時糖放在鹽一邊,手忙腳亂中我肯定是放錯了。
看向胤禩,他仍舊面不改色夾著一塊慢條斯理地吃著,彷彿那不是放錯了調料的酸鹹排骨,而是什麼珍饈佳餚。
“這麼難吃,別吃了。”我慚愧地看向他。真丟人。
“我吃著好。”他嚥下口中食物,喝了口茶,“不知道以後有沒有機會天天吃到你煮的飯。”
無法面對他殷切的目光,我別開眼,“我不能跟你回去。”
他伸出手,輕輕擦去我唇邊的肉汁,“是不能?還是不想?”他嘆了一口氣,“既然你不願意,我也不勉強你。”
**********************
“你真的要搬出去?”
“嗯,畢竟這裡是皇子府邸,住在這裡不是很方便。平日裡不知道多少隻眼睛盯著這裡呢!而且我要看顧生意,天天進進出出的,畢竟不大好。胤禩的那處宅子離食為天挺近,我去看過了,清幽極了。”
珂玥一臉不捨地扯著我的袖子,“可我捨不得你。有你陪我在這裡作伴,我這日子也有意思多了。不然真真是無聊透頂。”
我好笑地看著她撅起的嘴,“又不是現在要搬,開了春才搬出去。你現在扯住我幹什麼?再說,就是搬出去了,你也可以常過去找我。”
珂玥轉著眼珠子想了想,還是不樂意,“總歸是不如你住在這裡的時候找你方便。”
“什麼方便不方便的。你府裡有馬車,有轎子,難不成還用你自己走路不成。那地方離你這裡也不遠,你得了空去找我就是。”
珂玥這才鬆開我那已經被揪得皺巴巴的袖子,“也是,反正我是要常常去鬧你的。你跑哪裡去都是躲不了我的。”
接下來的日子,除了忙店裡的事,就抽空去佈置我的新家。胤禩什麼都依著我,院子裡的一草一木,屋裡的一桌一椅,無一不是按著我的心意來佈置。胤禟也把全國各地運來的各式珍奇古玩通通往我屋裡塞。
這段日子,珂玥跟著我東奔西跑佈置新屋,居然上了癮,直嚷嚷著也要弄個屋子住在外面。
弄得胤禟頭痛不已。
************************
臘月初八
都知道臘八節,但很少有人知道臘八節的來歷。
相傳,在古印度北部,即今天的尼泊爾南部,迦毗羅衛國有個淨飯王,他有個兒子叫喬答摩?悉達多,年輕時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種苦惱,發覺社會生活徒勞無益,並對婆羅門教的神權極為不滿,於是,在他29歲那年,合棄王族的豪華生活,出家修道,學練瑜珈,苦行6年,大約在公元前525年,一天,他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樹下,徹悟成道,並創立了佛教。史傳,這一天正是中國的農曆十二月初八日,由於他是釋迦族人,後來佛教徒們尊稱他是釋迦牟尼,也即是釋迦族聖人的意思。
據說在釋迦牟尼成佛之前,曾經修苦行多年,餓得骨瘦如柴,決定不再苦行。這時遇見一個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恢復了體力,便端坐在菩提樹下入定,於十二月八日成道。夏曆以十二月為臘月,所以十二月八日稱作臘八。
中國漢族地區,將這一天作為釋迦牟尼的成道日,於是臘八成了佛教節日。佛教傳入我國後,各地興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動也隨之盛行起來,尤其是到了臘月初八,祭祀釋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舉行誦經,並效法佛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和果實等,造粥供佛,名為臘八粥。這便是臘八粥的來歷。
《百丈清規》說:“臘月八日,恭遇本師釋迦如來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眾,嚴備香花燈燭茶果珍羞,以申供養。”據說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 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 反覺江村節物新。”據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乾,積一年的餘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德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後可以增福增壽。
聽念巧說昨晚上廚房就一直在忙碌,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後在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