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種樹,他規定除“荒山,荒地,面積稍大者,”“擇宜造林外”,其餘“家宅田園之隙地”,“河流道旁之曠土”,凡“可容樹株者”,均令各縣知事通令栽植,做到人樹一木。“鄉下會栽種樹的人很多,凡不會栽種的,要問問會栽種的;凡會栽種的,務必說與不會栽種的不要就和以前的樣子,有些本事便不肯告人。”
關於種棉,則採取獎勵的辦法。他說,“有人說山西韓侯嶺以北,棉花多漲不開。其實都是種的不得法,種過一年,見棉桃不能漲開,便不種了。要知道年年採取早熟的種子,就一塊地裡種植,人民也漸次的慣了,土地也漸次的熟了,究有漲不開的道理呢?”因此推廣之初的1917年,先以“三千塊大洋登報懸賞,教人民種棉,秋天將各縣所開的棉桃,送到省城,開會陳列”。 翌年,再拿三千元獎勵,進一步推而廣之。同時制定試驗規則,開設試驗場,培育早熟種子和改良品種。
關於造林,其一,他規定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及每人必須種植樹木的株數;其二,成立六個專門性機構——林區,專事育苗及調查造林適宜地段事宜,進行造林指導;其三,在各縣成立林業促進會,以督促推動各縣造林之事。
關於牧畜,他規定在省北不宜種棉之地,開辦牧畜,以彌補農民收入之不足。牧畜首推之畜種為羊,而養羊又以養收入較高之外國羊為好。1918年,他著人專“從澳洲購回美利奴種羊600頭”,同時在省城“設立模範牧場一處,並晉南北各設分場一處”, 分別飼養,從而培育優種羊,進行繁殖,進而向各縣推廣。
三、發展經濟文化 推行“六政三事”(4)
此外,剪髮,屬於破除舊習,閻主張以勸導禁絕為主,“必期逐漸剪除淨盡而後已”。而男子吸食毒品,女子纏足,則為“治生大害”,“務在必除”。尤其是男子吸食毒品,更為必祛之“痼疾”,故列為所除三弊之首。禁絕毒品,包括“禁止種植、販賣、吸食鴉片”等。其方法、步驟,閻錫山於1918年1月15日給北京政府的“呈文”中稱:
竊查中英禁菸條約內載:“民國五年九月至十一月為全國種菸禁絕期,六年三月至六月為全國吸菸完全禁絕期”。山西禁菸一節,早經呈報肅清,運煙、吸菸,亦各依據條約期限,次第禁絕在案。惟以向系產煙最旺省份,吸食之戶,比較他省尤多,六年六月吸菸禁絕以後,官廳賡續查禁,不遺餘力。而前此菸民,因戒後犯病斷而復吸,或吞服代用藥品者所在多有;又兼以山西北界內蒙,西鄰秦地,近數年來盜匪騷動,出沒無常,黠民乘機竊種,奸商無賴,藐法輸運,希圖漁利;販運一日未絕,則吸食一日難淨。近復以煙價奇昂,由外阜販運嗎啡及含有嗎啡之藥丸者,實繁有徒,非假借洋商名義,即冒充入口貨物,稽查既難,破獲非易,縱即發覺,因罪行甚輕,不足蔽辜,僥倖之心,未能消除。查嗎啡之毒:施打,則殘毀肢體;吞服,則腐爛腸胃;其害更烈於鴉片。……山西自有外來鴉片及嗎啡之消耗,現金輸出,每年約在一千萬元以上。民國改建以來,社會經濟,入不敷出,各縣紙幣,到處充斥,不有根本上之救濟,流弊必及於省城。各縣因無現款,純用紙幣交納省庫,名為收入,其實廢紙。……綜上各情,不得不通盤籌劃,另圖禁菸方法,以掃除餘毒,併為金融上根本之救濟。錫山與各廳道等,再四磋商,擬將前此菸民,因戒犯病者,由省派員,會同縣知事,督率村長副,一律按戶調查,非菸民者,令其五家出具互保切結,無互保者,以菸民論,分配藥丸,限期治療,期滿後,再經發覺,依刑律及嗎啡治罪法,從重處辦;於治療期間內,發覺吸食毒品、施打嗎啡、及吞服含有嗎啡之藥丸者,仍依法分別治罪。至於禁運一節,迭據平陽鎮守使,河東道尹,暨榮河、興縣知縣,離石駐防連長,及本署密探報告:“陝西匪徒,本年大種鴉片,擬運入山西售賣”,嗣後如遇大宗販運鴉片、或販運嗎啡、及含有嗎啡之藥丸者,擬援照滇省禁種煙苗所定軍法從事辦法,盡法懲治,以絕來源。其小賣者,情節較輕,仍分別依刑律及嗎啡治罪法處辦 。
“六政三事”之推行,從1917年10月1日“六政考核處”成立算起,到1923年春“六政考核處”裁撤(歸併到“村政處”及其他機關)為止,前後歷時將近六年。實際效果如何?據“山西政治述要”稱,“六政則剪髮最好,天足、水利、種樹、蠶桑次之,禁菸又次之;三事則種棉最好,造林次之,牧畜又次之。”其具體成效如下:
水利方面:
共開渠 504道 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