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可沒想到,最後卻換來你一杯毒酒,連面也不見,就讓人當場要某的命救命之恩你不念也罷某究竟何處對你不住,令你對某怨毒若此?”
看不清周奎、田弘遇的宅邸動靜,崇禎已然心灰意冷,聽到李循方這番責問,不禁哂然一笑:“殺一個人,必然有不得不殺的理由朕乃天子,就得守護這身下的寶座,哪怕你曾經對朕有情有義,可只要你有一天威脅到朕,朕就算再不忍,也只好先下手為強”
“好一個先下手為強”李循方冷笑連連:“卻不知你有何證據,能證明某有反意?就是某的義父,也未曾有謀反之舉”
“呵呵……”崇禎笑將起來:“你不懂你心目中只有江湖那一套,卻不明白身為帝王的難處你義父,魏忠賢就算沒有反意,可他卻架空了帝王的權力,昏庸之君或許樂享其成,朕,卻無法忍受”
李循方默了一下,聲音中透出了幾分諷意:“帝王之術,在於平衡某義父在時,挾宦官之力抗衡朝廷迂腐之臣不知為天啟皇帝做了多少帝王想做而因為遭受文武百官反對而未能做到的事”
“而你,卻棄了平衡之道,一門心思只想展示自己的能耐,妄圖事事親力親為,視我義父為阻礙,雷霆剪除”
“你這是以能臣的姿態在取代我義父的地位,而非以君王的身份,統御天下,如此作為,焉得不敗”
崇禎呆了一呆,他一向只當李循方是個武林高手,江湖勇者,做夢也想不到他會說出這樣一番話,句句都叫人深思而有所悟。
李循方嘲諷的又說了下去:“你執政以來,想必已深有體會,某也不多說,就問你一句,某義父去後,你可領教了文武百官的厲害?”
“他們在你國難當頭之際,任你喊得聲嘶力竭,也不肯拔出九牛一毛,捐出少許銀兩以充國餉”
“京城岌岌可危,分明南遷便可避禍,他們顧念自己的身家,卻齊聲反對國內混亂,亟待整治的當頭,分明只要與關外結盟,便可緩一口氣,先安內後攘外,他們又是如何阻止的你?”
“嘿如使某義父尚在,試問這班文臣豈敢藐視君王,朝堂之上,你又怎會淪為孤家寡人?”
李循方接連反問嘲諷,崇禎呆若木雞,竟是久久無言以對。
綠野篇 第二百九十八章 明亡(續)
煤山越來越黑暗,本就視之不清的山石花樹愈發濃黑難以辨認,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意味著黎明很快就會到來,但崇禎卻不曉得,自己還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陽。
宦官沒有後代,他們一般不會考慮去奪取皇位,翻覆朝廷,因此若用得好了,宦官就是皇帝用來對付文武百官的利器,用不好,那不完全是宦官的問題,得怪做君主的手腕不夠。
李循方一字一句宛若鐘磬,撞擊在崇禎耳裡,使他第一次對自己當初扳倒魏忠賢的做法產生了些許懷疑。
或許身為魏忠賢義子的李循方說話間未免失之偏頗,但崇禎卻油然想到,若是當初大體方向不錯,而手段再謹慎些、周到些,儲存收攏魏忠賢一黨勢力,來跟文臣們相抗衡,那他未必就會走到今日末路。
可惜世間哪有後悔藥吃?
崇禎呆了半天,頹喪自嘲地哼笑一聲,語氣遺憾:“想不到你胸中自有韜略,若是你肯為朕所用……”
“李某本就是你殿上之臣,如何不肯為你所用?”李循方聽得有氣,魏忠賢固然曾經想過讓他取代崇禎謀奪帝位,但他志不在此,多次拒絕之後,魏忠賢也不再勉強於他。
如果崇禎不是甫一上位就發動雷霆攻勢突然對魏忠賢一黨和他下手,他又怎會投效闖王,反跟崇禎作對?
崇禎凝望著他,冷笑起來:“你真肯為朕所用?那為何你所作種種皆是與朕作對?如此為朕所用,朕實難消受”
李循方眉頭一皺:“某自問對你並無怠惰違逆之處,何來與君作對之說卻不知你是聽信了誰的讒言?”
如果崇禎鳩殺他不完全出自本意,而是聽信了誰的讒言,那這人才是他的大仇人,這也便是他找上崇禎,打算挖掘追查的一條線。這時話趕話的正好將心中疑惑問了出來。
“讒言?”崇禎不屑搖頭:“朕也不多說,就問你兩件事一,傳國玉璽是真的找不回來麼?二,朕的側妃蘇淺蘭,你身為她的師父,真的不知道她的下落麼?”
李循方怔了一怔,疾聲追問:“你如何知道這些?”
“朕自然知道無論如何朕總是一國之君,自有忠誠之士為朕效力,別以為世上真有絕密之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