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談什麼出仕入朝堂?那不是自殺麼!
無論皇上到底打著什麼主意,既然沒有證據,就算是皇帝也不成能給自己這個九卿科罪,若是開了這個先例,那以後皇上不就可以為所yù為了,就算自己甘心伏法,朝中的同僚們也不甘心啊。
“請皇上明察!”以閣臣為首,眾臣盡是躬身奏請,維護張敷華與否倒在其次,可這個先例卻是萬萬不克不及開的。
“朕也沒說要定張愛卿的罪啊。”正德兩手一攤,無辜的說道。
“陛下聖明”眾臣又是鬆了一口氣,正德元年以來,朝會越來越艱難了,時不時就產生點意外,皇上的意圖也很難m清楚,讓大夥兒想要自在面對都很難。
“朕的意思其實是這樣的”正德話鋒一轉,道:“既然膜聽說了,那麼此事就可以立案偵訊了,錢寧……”“微臣在。”錢寧應聲而出。
“張御史這件案子就交給你了,你要好好的審訊,一定要問個水落石出,拿到張大人和相關涉案人員的口供之後,再來見朕!”正德語氣森然,話裡的意思更是石破天驚:“就如同劉尚書一樣,給朕好好的審!”“微臣遵旨。”錢寧躬身領命。
眾臣卻都是如同遭了雷擊一般,一個個都是面lù驚容,愕然相顧,皇上這是要幹什麼?並且……
如同劉尚書一樣?難道劉大夏沒有死,而皇上籌算用劉大夏作為清算的突破口嗎?
PS多謝兄弟們的祝福了,這次其實是小魚真的生日,上次元旦那個也不知道是怎麼搞的,大家的心意小魚都知道了,在此向每一個支援著俺的朋友鞠躬致謝。。
''
' '
第344章 廣開言路,文明執法
第344章廣開言路,文明執法
在雷火之夜後,劉大夏和顧佐這兩個名字就成了禁忌,外間完全不知道這兩個人身在何處,又是怎樣的一個處境,就算提起,也只能sī下里說。
但這兩個人確實關乎重大,從他們的供述和下場中,可以看出皇帝的態度,也很可能決定著大明朝局的走向。因此,針對這兩人的明查暗訪一直沒有停歇,只是沒有具體的結果罷了。
單以謀逆之事來說,其實朝中大部分人都是可以撇開干係的,宮裡的禁軍以及錦衣衛都是王嶽和牟斌調動的,即使他們二人攀附,最多也只能攀附到劉、謝兩位閣臣身上。依照慣例,最糟糕的結果也就是兩位閣臣請求致仕,就可以將事情了結了。
可sī下調兵圍攻軍器司這個皇家重地,卻是無論如何也推脫不掉的,尤其是兩個當事人還被人當場拿下了,人證物證俱在,相想抵賴都難。大夥兒也只能是相信劉大夏和顧佐的氣節,期望兩人不要胡亂攀咬了。
正常情況下,也沒人會太過擔憂,這兩人都是老而彌堅之輩,自然知道胡亂攀咬的後果是什麼,硬tǐng著把罪責擔下來才是最佳的選擇。
可聽了正德的話,顯然劉大夏二人是在錦衣衛手上,而且似乎還動了刑!那事情就不好說了,三木之下能有不招供的人嗎?何況還是廠衛的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刑罰?
“陛下,禮記有言:刑不上大夫,何況優待士人乃是我大明立國之本,是太祖皇帝開國的時候就定下來的國策,安可毀於一旦?”張升也不顧不得許多了,立時又是施展絕技,伏地大哭。
“張部堂所言極是,國家自有律法在,刑訊九卿這等事,乃是關乎國家氣運的大事,簡直駭人聽聞,又豈能以傳聞一言而絕?而劉部堂或有行事孟浪之處,卻也應當交與刑部與大理寺公審,以示天下,教天下人安心,又豈能單以廠衛的刑訊為準?”
閔圭緊隨其後,義正言辭的長篇大論了一番,他長鬚抖動,神情jī烈,望之很有凜然之sè,大大的jī起了朝臣們計程車氣與義憤。
被正德晾了三天兼罰站,朝臣們計程車氣其實是有些低落的。就象謝宏不喜歡頭上懸著把利劍一樣,眾臣也不喜歡心懷忐忑,何況還要一邊擔憂國事,一邊做罰站這種體力活兒?
可現在正是關乎眾人前途的大事,再不群情jī憤更待何時?要是不能據理力爭,日後怕是就沒這個機會了。
“何況嚴刑逼供得出的公訴多有不實之處,乃是屈打成招之所為,又怎以此決斷?還請陛下明察!”低調的燕忠也站了出來,從專業的角度,為先前的兩人拾遺補漏。
張敷華還沒被帶走,可劉大夏和顧佐卻已經失蹤多日,誰知道他們有沒有說出來點什麼?
“據朕所知,大明的言官是有風聞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