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2部分

��等盟�行┪匏�蝕櫻�慰齦缸憂濁橛制衲芨釕幔�退悴淮蛩惚ǔ穡��睦鏌彩悄壓�摹�

由於嘉靖年間的變故,楊慎流傳到後世的,只有他作為才子的名聲,和正德年間的少許事蹟,政治方面的傾向和成就,並沒有多少記載。實際上,由大禮儀事件中的表現就能窺得一二,在遭遇變故之前,這位才子是個性情耿直的人。

這種性子讓他學起律法來如魚得水,可面對眼下的這種複雜情況,就不是他所擅長的了。桂園中一片寂靜,茫然四顧時,也很容易讓人觸景生情,心生悲慼,以至於他久久不能脫離而出。

“逝者已矣,光陰難追,”像是在安慰,可李兆先的語調卻激昂起來,“用修,打起精神來!舊的、陳腐的東西已然離去,還害死了伯父,你我何妨不盡力一試,讓新的大明更快的到來,來的更加轟轟烈烈,不讓這種悲劇再次重複呢?”

“李兄……”比起安慰,還是這樣的激勵更有作用,楊慎猛的抬起了頭,本來無神的雙眼中,也泛起光來。

“譁!”

李兆先見激勵奏了效,正待趁熱打鐵,讓好友徹底振作起來的時候,忽然聽到北面傳來了一陣震天的喧譁聲,彷彿春雷一般,搖撼著腳下這座雄城,使其為之震顫不已。

“是安定門,皇上回來了!”能讓京城百姓鬧出這麼大的動靜,又是從那個方向傳來的,結合眼下的情況,李兆先迅速做出了判斷,這判斷相當準確。

兩人剛剛轉過頭,驚天動地的‘萬歲’聲也響了起來,聲音有些參差不齊,可卻保持著相同的節奏,不是有人在指揮,就是有人在引領。

在整個大明,最經常喊這兩個字的,就只有近衛軍了,堅守不退時會喊,衝鋒時會喊,戰勝了一樣會喊,萬歲二字對他們來說,就是勝利和輝煌的代名詞。連日日上朝、恪守禮儀的朝臣們,喊這兩個字的頻率也沒有他們高。

北方按星宿屬玄武。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一般從北門出城。

德勝門和安定門同屬京城九門,並且同在北方,遇到戰事自德勝門出兵,由安定門班師,是大明的慣例,當初成祖北征的時候,就是如此。

德勝門的寓意是“以德取勝”,取的是“旗開得勝”的兆頭,安定門的寓意則是‘太平安定’。

“願我大明千秋萬世,永保太平安定。”現在趕過去肯定是來不及了,李兆先也顧不得再安慰好友,眼望北方,想著百姓歡迎英雄凱旋,軍民共呼萬歲的場景,他也是心神搖曳,不由喃喃自語起來。

“願我大明百姓,永不再受外族荼毒。”其實也用不著他安慰了,雄師凱旋的激勵,遠遠超過了言語所能達到的範疇,心神激盪之下,楊慎也是肅容而立,默默的禱誦起來。

常春藤書院是在長安街以南,宣武門以北的城西,離安定門還很遙遠,隔了這麼遠的距離,兩人尚且感受到了歡迎將士凱旋的熱烈氛圍,現場的場面如何,就更不用說了。

人們都是用力揮動著手臂,用盡全身力氣吶喊著。很多本來打算先在佇列中尋找自家兒郎的人,也都受到了這股熱烈氣氛的感染,他們忘記了最初的目的,又或將每一個少年都當成了自家的兒郎,只是忘情的歡呼著。

今天來的人,在正德出京的時候,也多半都去了承天門,然後一直送到德勝門,不過是兩個多月之前的事,人們的記憶還很清晰。

那時的近衛軍將士們,雖然甲冑鮮明,體格健碩,顯得非常威武雄壯,可人們看在眼中,卻總覺得有些不安心。那一張張臉上,大多還帶著稚氣,對手卻是兇殘成性的韃虜,再怎麼樂觀的人,也會有些憂慮的。

儘管當時為正德和近衛軍們的信心所感染,沒人表露出來,可事後眾人還是相當擔心的。當謝宏緊隨正德之後西去時,累積起來的憂愁一下爆發了出來,使得當時的氣氛很有些壓抑。

現在,新年已過,少年們都長大了一歲,可從外表看來,他們長大的卻並不止一歲。

寒冬之際,兩月轉戰千里,這樣的經歷使得每一個人臉上都帶著風霜之色;

出京之前,近衛將士都是銳氣十足,讓人有種剛不可久的擔憂,可如今,銳氣尚未消,他們的臉上又多了堅毅之色,讓人看著放心了不少;

最明顯的改變,還是他們身上的殺氣。以前的近衛軍名頭很大,可真正經過實戰的,卻只有最初的那三千宣府子弟,剩下的人,在外界的觀感中,好像就是陪正德玩的玩伴罷了。

可現在不同了,無論是默然行進,還是高呼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