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例外的情況,比如說景泰年間的奪門之變用強勢逼得皇帝低頭的辦法不是沒人用過,槍桿子裡出政權的道理,也同樣不是後人發明的;縱觀華夏數千年的歷史,這個道理處處體現,大明的內閣和九卿自然也明白其中的道理。
只不過,如果真的要發動清君側的行動,那善後就麻煩了。要麼事後等著皇帝報復;要麼就換個皇帝,只有這兩條路可走。
當然,皇帝報復也不會見人就殺,一般都是挑帶頭的收拾,所以說劉大夏只是看著莽撞,實則精細。他做了提議,卻只說自己效馬前之力,而讓三位大學士挑頭,事後倒黴的自然也不是他,倒是打得如意算盤。
“今上年紀尚幼,浮躁跳脫也是尋常,如何能談得上昏庸?劉尚書失言了,這話不要再提”誰也不傻,首輔劉健更是人精,哪裡肯接劉大夏的話,出這種頭?
其餘眾人也都是冷笑,一笑劉大夏的教唆太過膚淺;再笑劉大學士的虛偽,這個時候,他倒記起皇上年幼了,可平時教導的時候,要求那叫一個嚴格,態度那叫一個嚴厲,以為旁人不知道麼?
眾人都在冷笑,因此誰也沒注意到,一直表情木訥的曾鑑,這時卻也是冷笑著,而且還笑得意味深長。
其實清君側的行動中帶頭,也不是全都是壞處,因為清完了君側,還可以順便換個人坐龍椅,這樣就有了擁立的大功,那可是相當於擎天保駕的功勞,最是顯赫當年的奪門之變不就是麼?
若是有選擇,劉健會推卻麼?若是存在這樣的風險,曾鑑會不提醒謝宏麼?
不會,當然不會。
擁立之功雖好且大,可是其中難處更大。最大的一樁就是人選問題了,正德的出身在所有的帝王中,算是很異類的,因為他是獨生子。
古代沒有計劃生育,帝王家就更不可能了,其中的翹首就是漢朝的中山靖王劉勝,也就是劉備的祖宗,據說這人有一百多個兒子……可偏偏弘治就是個異類,他只有張皇后一個老婆,而且也只有正德一個兒子。
因此,朝臣們也只好鬱悶的痛恨自己生不逢時了,若是弘治跟那位中山靖王換一下,趕上今天這樣的局勢,那就好辦多了。
當然,皇帝沒有兄弟,也不是說就沒有解決的辦法了。正德沒兄弟,弘治可是有的,甚至還可以再往前追溯,天底下別的都少,宗室卻是多的遍地都是,從裡面挑一個不就結了?
可這樣一來,卻是又涉及到了第二個大問題,那就是:文臣們也不是鐵板一塊的。
閔珪和劉大夏不對付,除了性格問題,也是因為兵部和刑部地位相當。在永樂年間,大學士本來不過是個五品的官,相當於皇帝的文書而已,而洪武年間又廢除了丞相,所以,當上了六部九卿,也就是到了文官的頂點。
不過,土木堡之後,勳貴、武將勢力元氣大傷,文官趁機上位,大學士漸漸變成了無名有實的丞相,到了弘治年間,首席大學士,也就是華蓋殿大學士,已經是名副其實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因此被稱為首輔。
於是,六部九卿也就有了上升的渠道。而官場的升遷,向來就講究排資歷,一切都得按部就班的來,就算是大學士這個沒有名分的官職也一樣,比如:需要翰林出身,進士及第更不用說,諸如此類。
而六部雖說是一體,可其中卻也分高低上下。禮部是名義上的最高,吏部是實質上的魁首,兵部、刑部、戶部相差不多,戶部由於油水豐厚,所以地位略高,而工部則是除了油水什麼都沒有,排行最末。
要想成為大學士,多半要在禮部尚書那個位置走一遭,而最直接的競爭對手就是地位跟自己差不多的人。所以,劉大夏和閔珪,韓文和張升,相互之間都是不大對眼的。
此外,除了直接競爭對手,還有佔著位置的人,或者潛在的……引申開來,可以說,入了朝堂,對手就無處不在了。
在這樣的情勢下,若是對付天子或者天子近臣,眾人還能勉強齊心合力,可若是擁立這樣的大事,那這些人立刻就會四分五裂。連誅殺謝宏這樣的功勞,都能勞動劉大夏這個兵部尚書私下裡去搶,何況是擁立這樣的擎天之功?
若是正德有兄弟,而且還沒出京,那還好辦,大夥兒既然能達成正德昏庸的共識,那就別無選擇的去擁立那個親王便是。
可既然沒有,那就麻煩了,藩王多,而且太多了,若是在座的都把心裡的人選說出來,恐怕會有五個以上的選擇也未可知。
李大學士祖籍湖廣,所以跟興獻一脈是比較有淵源的。當然,大明律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