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的道。
想起在南城遇見的那個書童,他心裡更是緊張,那個凶神惡煞的五品將軍就坐在一邊,可偏偏是那書童主事,可見這個書童的地位之高,既然派來了這麼重要的人物,那麼事情肯定不容有差,自己這邊還是乖乖的看著就好。
“是,大人,卑職知道厲害,保證守口如瓶,就連那個不成器的侄子,卑職也不會半個字。”!。@
''
' '
第412章 大道本無形,一道通萬法
臘月過後是新年。'文字版更新最快到'
謝宏在金州掀起的波瀾並不大,與之關聯的人很多,不過關聯緊密的卻只有寥寥數人罷了。
當春節來臨的時候,趙剩家裡依然冷冷清清,他和鄰里之間的關係本就一般,經過了那場風波之後,就變得更差了,除了楞子之外,連原本還有些關照他的二叔都不上門了。
傷心之餘,他的執拗勁兒也上來了,硬tǐng著沒去二叔家拿米糧。
他把家裡的殘留的粗細糧都收拾起來,每日裡煮粥shì奉母親,自己則是弄些野菜,又下海捕了些魚,準備強撐著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迎接春天的到來。
趙破虜當然是為了避嫌,指揮大人的話已經撂下了,他當然得做個樣子出來。
只有齊成最為坦然,從遼陽得來的那些訊息讓他相信,謝宏一定是有備而來。此外,有在京城中跟珍寶齋合作的那些商人的前例在,他也毫不懷疑,投靠謝宏須趕早,越早越堅定的話,那麼收益也就越大。
而謝宏這個始作俑者,這個年過的就遠沒有胖子舒坦了。
他到了明朝至今,已經過了三個新年了,第一個他這身體還在病中,家中也是一貧如洗,除了可愛的晴兒帶來的一抹亮色,就完全沒有能令他心情愉快的事物了。
這個新年則和上一個一樣,都是在繁忙中渡過的,相比起來,還是上一個春節好些。當時,除了開始的傳授和引導,剩下工作都是曾錚一個人做的,謝宏不過是偶爾提幾個建議罷了。
可這個新年,所有事情就只能靠他自己了,若不是有一個相當得力的助手,謝宏都不能確定是不是能按期完成任務。
“單從程式上劃分,農事並不複雜,大體就是深耕,播種,澆水,除草,收割,脫粒,入倉,不過分解開後,每一個步驟都蘊含著相當多的學問……”王守仁的精神狀態也不太好,純粹是累的。
雖然有實幹的精神,可他終究也不過是個讀書人,農活兒這種東西還真就沒沾過手,這些日子連著收集資料,再加上整理匯總,還得自己學習掌握要領,他花費的精力時間也不在謝宏之下。
“用到的工具有犁、耙、鋤、滾、鐮刀……對開墾來說,最重要,也是最有改進價值的就是犁和耙。”
“犁,主要用來翻耕農田,要深耕的話非它不可……耙主要用以碎土、整地,有豎齒耙、伐耙、浪耙、站耙、踏耙、釘耙幾種……這兩件工具的結構大致有這些……按照農戶的需求,整理的出的條目是這些,謝大人,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嗎?”
不明白的多了,哥很想念拖拉機……兩人已經研究好幾天了,當然,主要都是王守仁在講,謝宏在聽。
謝宏其實已經擬定了整體的策略了,那就是根據遼東地廣人稀的特點,進行粗放式的耕種,不要求單位畝產,單靠田地的數量取勝。
所以,他構想中的新農具是比較大型的那種,可王守仁總結出來的,多半都是單人,單畜力的工具,讓他找不到可以借鑑的成品。
看來不單是工匠們沒有配合,就連傳統的農業也沒什麼協作的概念,謝宏在心裡嘆了口氣。不過也難怪,人力倒還罷了,牲畜這東西在中原是很寶貴的,在普通人家,有一頭牛的話,一定會當成寶貝,有數頭或以上的,也只能是大富之家了。
所以,這些小型的工具並不符合謝宏的要求,細節和功用這些都可以借鑑,可想要單純依靠改良,就沒法達到他的目的了。
“王先生,請你繼續往下說。”
“若是開墾完畢,接下來就是播種,主要工序為開溝、下種、復土,在金州這裡,都是單純人力的播種,不過王某卻在古籍上見過,有一種叫耬車的工具,東漢崔寔的《政論》中說,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將之,下種挽耬,皆取備焉。日種一頃,至今三輔猶賴其利。”
播種機,謝宏又想起來一個名詞,後世也有這種東西,似乎跟拖拉機也差不多。
“這是王某臨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