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謝宏語氣鬆動,急忙倒豆子一般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
“既然這樣,本官就不難為二位侯爺了,不過……空口白話的不足為憑,二位侯爺是要當場對證呢?還是寫下文書,指證韓大人,說明債務本來就應該由韓大人承擔?”謝宏丟出個二選一的選擇題。
“寫文書我們寫文書”二張忙不迭的說道。
“好,二位果然領悟的很快,誠信麼,就是要白紙黑字來呀,筆墨伺候”大事成矣,謝宏笑著一拍手。
。。。
更多到,地址
' '
第245章 赤誠之子謝宏
……》
第245章赤誠之子謝宏
明朝的外戚不得勢,那麼,他們的家人,也就是外戚的外戚自然就更沒人瞧得上了。
除了一個樣子貨的誥命之外,對兩位張夫人來說,也就是偶爾能入宮陪太后說說話,還能算上是一個福利了,而且這個福利還不是隨時都可以兌現的。
不過,今天兩位夫人卻是顧不得那麼多了。儘管沒有太后的召喚,也沒逢年過節,兩人還是急匆匆的入了宮,到了慈寧宮更是不等通報就往裡闖。不急不行啊,當家的落在了瘟神的手上,要是晚了,能不能囫圇著出來都是個事兒。
宮人都知道她們的身份,見她們惶急的模樣,儘管不合規矩也不敢攔著,只是派那腿腳快的去通報。畢竟是太后的親戚,萬一真耽誤了什麼大事,太后怪罪下來,誰承擔得起?
“太后,您要給我們做主啊……”一進殿,兩位夫人也不抬頭,直接就伏地大哭,她們心裡委屈啊國舅夫人,多威風的名頭啊,可完全就沒有相匹配的風光,別說出去作威作福,能不被人作威作福就不錯了。
大明可是士人當政,那些文官一天到晚的盯著,貴戚欺壓普通百姓還行,一旦惹到士大夫們的頭上,那就等著倒黴吧。
何況,就算是欺壓普通百姓也是有風險的,言官們可不是吃素的,除了皇帝,他們盯得最緊的就是貴戚,時不時的就會把那些黑材料拿出來抖上一抖,畢竟言官就是吃這碗飯的,不爆料他們沒業績啊。
當年壽寧侯不就是因為這個,被李東陽在金鑾殿上給一頓狠揍嗎?那老頭手黑著呢,最後還動了傢伙,這叫一個狠
今天更了不得了,一個弄臣也欺負到國舅頭上來了,被文官欺負咱們也就忍了,誰讓太祖爺爺說要跟士大夫共治天下,文官跟皇帝平級呢?可被哥近臣欺負,還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呢,自家老爺可是國舅啊太后的弟弟,親的
“你們越發沒有規矩了,在家裡管不住鶴齡和松陵兩個,任他們出去花天酒地,結果胡亂聽了奸人之言,跑來跟自家人為難,還有顏面來見哀家嗎?”
出乎她們意料的是,張太后不但沒有因為親弟弟被抓而生氣,反而用嚴厲的語氣先把她倆給教訓了一頓。這是什麼情況?兩位張夫人有點迷茫,難不成自家老爺是太后娘娘的老爹揀來的,不是親的?
太后不喜歡她們兩個,她們自己也知道。貴戚既然沒什麼威風,願意跟貴戚結親的人也就少了很多,至少書香門第是別指望了,但凡家裡有科舉有望計程車子在的,這樣的人家是斷然不會選擇跟貴戚結親的。
不需要其他理由,只要一個名聲不好就足夠了。
所以,跟很多貴戚的親眷一樣,兩位張夫人也是出身於商賈之家。讀書人不屑,那是因為士人的地位比貴戚高,可商人的地位卻是比貴戚低多了,對他們來說,有關係攀附就不錯了,哪還能挑肥揀瘦的?
想攀附士人可也得攀附得上啊?商人都有自知之明,士大夫雖然也需要商人為他們奔走斂財,不過卻是不會跟商人結親的,若是願意上門為奴,那還可以考慮。
因此,商人們頗為熱衷於跟貴戚結親,寧為雞首不為牛後麼,雖然比不得攀附上士大夫們,但總歸是身份提高了。
張太后自己是出身書香門第的,對商戶本就有些看不上眼,不過她性子恬淡,倒也不會揪著這茬不放。不過,對兩位夫人管束不住弟弟們,讓他們出去花天酒地的事情,張太后就很不滿了。
要知道,以己度人,張太后對男人在外面亂來的事情可是相當看不慣的。
當然,張太后也不是不講理的,也知道這事主要還是兩個弟弟不好,但是,兩個弟弟出去亂來的花費單靠俸銀可不夠,經常都是兩位夫人從孃家要錢來補貼,這就很糟糕了。
管不住他們的人,也得管住他們的錢袋子麼張太后也是讀過聖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