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部分

,除了一些皇帝印璽之外,一般能完好儲存下來的私章就少之又少了,後人仿造的也有,不過用的材料很少用等偏上的,像這塊極品田黃凍,在清朝之後私藏是會惹禍的。”

在清朝,對這些東西都有所管制,特別是乾隆之後,對於田黃跟和田玉,必須上交皇家,乾隆年間,就曾經生過和田督採官私藏和田玉料,被全家抄斬的事。所以劉老才有這麼一說。

“是啊,田黃經過幾百年的開採,別說現在,就是在晚清都已經原料枯竭了,現在都挖到地下二十幾米。別說這樣的料子,就是普通能算得上田黃的料子都可以說沒有了,如果是明清兩代出的,能流落在民間的可能性很低。”田老附和著說道,剛才他們兩老頭嘀咕著交換了一下意見,都偏向這一塊是在大規模開採之前獲得的,就是沒有佐證。

“材料先放回一邊,說說這印章的工藝。田老弟跟你們說過,這印章的展史了,我就不多話。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一般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戰國古璽,古璽是先秦印章的通稱。這些古璽的許多字,現在我們還不認識。朱古璽大都配上寬邊。印筆畫細如毫,都出於鑄

造。白古璽大多加邊欄,或在間加一豎界格,字有鑄有鑿。到了秦漢之事,主要是以典淳平正的繆篆為基礎,這也形成了所謂的秦漢印風,對後世影響極大。”

“嗯,現在有些私章就偏向於追求漢印古風,規矩古樸有加,風格獨一啊。”田老補充著說道,他也是收了不少私章的人。明清兩代開始就多有仿漢印的,到了近現代,這種風格更為常見。

“嗯。隨著時代變化,審美是在不斷演變,不過怎麼演變,其總有一些人堅持復古之風,有時候反倒是一種時尚。這世事啊就是顛來倒去,倒來顛去。”劉老點了點頭說道。

這話算是說道吳晨心裡去了,他無數次見證過所謂的與時俱進跟創新,其實就是復古。為此跟徐志飛兩人沒少開玩笑,每次需要制度創新,都不用想那麼多,把十幾年前甚至幾十年前的制度拿出來,改一改,只要跟現行的不同,就是創新了!

劉老見吳晨跟孔四雖然聽得連連點頭,眼卻盡是迷惘之意,呵呵一笑,喊來助理,讓他去取些資料過來。

那助理姓宋,大約三十四五摸樣,一臉方正,甚是威嚴,說是助理,其實是給老爺子當秘書的,對外一應事務大都他在處理,很多地方官員見不到老爺子,也都是他出面應酬。對於未來,他心裡還是有些追求的,運用老爺子這個平臺,跟地方各級官員往來頻繁,對此,老爺子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不太出格就是。

宋秘書拿了一大疊資料過來,主要是印鑑圖譜,也有幾方較古老的印章,劉老爺子挑了挑,邊講解邊給他們對照著看,有實物看著,吳晨跟孔四心裡瞭然了許多,對老爺子這般費心教導很是感激,初次見面,能遇到這樣的良師,也是造化,更是用心請教。

“到了隋唐,九疊主宰了公印,公印也因之喪失了管領印藝風騷的地位,隨著紙張的普遍使用,印章的尺寸也獲得解放,邊長從秦漢時的一寸猛然增大到隋唐的二寸,由於印體加大,公印不像秦漢時代那樣刊刻職官名而給官吏本人佩帶,而是轉為給以官吏為代表的官署,完成了由職官印向官署印的轉變。公印不再佩帶而變為匣裝,置諸衙署。

封泥時代也隨著結束,鈐朱時代到來,印泥出現了;印也由秦漢的陰轉為陽,以前主要分鑄、鑿兩種,到了隋唐公印是用薄銅片盤曲成印再焊於印面上,故又稱蟠條印。其印盤曲,多為圓曲筆道。後世為將寬大的印面填滿,更將字筆畫任意重疊折繞,這就是所謂的‘九疊’的由來。

再有就是這個時代已經開始有了刻款的習慣,從現在出土的印章來看,至少已有三例刻款的隋印,都是刻著鑄造時間。”這些出土印章雖然劉老沒有,不過拓本跟照片還是有的,一一指給他們看。

等他們消化了一陣,才繼續往下講。“隋唐雖為一脈相承,但到了唐代還是有其獨特之處,如出現了一些印章自名,如“寶記”、“朱記”什麼的,伴隨著也出現了印章門類鑑藏印和齋館印。至於其他的較印紐的變化,刻款的多樣,也都有些不同。”

吳晨跟孔四一時也記不住那麼多,只能囫圇吞棗,幸好有圖鑑參照,較直觀,理解起來倒也還不難。吳晨雖關係那方山印,見劉老繞了一大圈,也就靜心聽著。

“哎,說到宋印,可謂是百廢待興!”終於說到跟這塊印章有關了,劉老邊說邊搖頭,“連官印都顛三倒四的,開始是襲用五代舊印,後來重鑄公印時,印多嵌“新”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