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有兩個人頗為懷疑地聽了她的想法。她問他們:“你們現在在拉丁美洲的銷售額是多少?”他們說。“零,一點沒有。”瑪麗亞·艾倫娜對他們說,“我能每年在拉丁美洲銷售價值1百萬美元你們公司的產品。”
為達到目的,瑪麗亞·艾倫娜不得不答應所有訂貨必須預先付款。就這樣,Altos電腦公司在沒有承擔任何風險的情況下,給了她9個月的境外代理商資格。
她的第二步就是與旅行社聯絡。瑪麗亞·艾倫娜的要求非常簡單:“為我在邁阿密飛往阿根廷的班機上定個座位,在每個我不必支付額外停靠費用的主要城市停靠。”這就是瑪麗亞·艾娜設計的市場推廣計劃。她又說,“無知有時是值得慶幸的,或許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會碰到些什麼。”
由於沒有任何的銷售推廣經驗,瑪麗亞·艾倫娜所有行動的嚮導就是堅信自己的目標和信念。她在哥倫比亞下了飛機,住進了一家賓館,拿起了當地的電話號碼本,開始給當地的電腦零售商們打電話。“當時我想,廣告做得越大的公司,它們的規模和業務量一定也非常大。所以我打電話時首選那些做廣告最大的公司。”
第二天瑪麗亞艾倫娜被約會塞得滿滿的,她飛奔著趕往一個個約會。在20世紀80年代,女工程師非常少,而且拉丁美洲的許多商人還很不習慣與女人做交易——尤其與一個看上去只有18歲、嬌小而年輕的金髮女郎。但她用自己年輕人特有的熱情和自己的教育背景以及對電腦的豐富知識,將可能產生的不利因素*成了優勢。瑪麗亞·艾倫娜這樣描述了她後來的客戶當時對她的反應;“他們對一個女人談論他們不知道的,當時最新的技術和事物非常著迷。他們的反應令人非常滿意,因為我有很棒的產品,而且我提供的價格很有優勢,將使他們可以和一些大的經銷商競爭了。”
在3個星期的行程中,瑪麗亞·艾倫娜旋風般地穿行於厄瓜多、智利、秘魯和阿根廷。在每個國家,她都用同樣的辦法來推銷她手上的產品。“我原本計劃銷售1百萬美元的產品要1年後才能返回美國,出乎意料的是,我僅僅用3個星期的時間就接到了價值10萬美元的訂單和預先付款的現金支票。”這對於在大學計算機實驗室教課每小時掙6美元的人來說,這簡直是個天文數字。
漸漸地,瑪麗亞·艾倫娜的銷售額超過了百萬美元,甚至是數百萬美元。在其後的5年,瑪麗亞·艾倫娜的銷售額達到了令人震驚的1500萬美元。1987年,在《公司》雜誌登載的500家發展最快的公司的排行榜上,瑪麗亞·艾倫娜的“國際微系統公司”排在了第55位。1988年,瑪麗亞·艾倫娜賣掉了公司,繼續開展這方面的業務,3年後銷售額達到7000萬。瑪麗亞·艾倫娜又組建了一個新公司開始向非洲銷售電腦,市場專家們又一次告訴她說非洲太窮了,根本就不適合個人電腦銷售,尤其是在那樣一個男人佔統治地位的社會里,一個外國女性在非洲銷售電腦就更不可能了。那時的瑪麗亞·艾倫娜早已經習慣這些消極的反應了,她認為這些專家們的目光非常短淺。她相信自己對未來趨勢的預見。1991年,她僅僅帶了一份產品目錄和一張地圖就乘飛機到了肯亞首都內羅畢,開始了她的銷售活動。她住進賓館後,就又拿起電話號碼本開始聯絡當地的經銷商。兩個星期後,她帶著價值15萬美元的訂單飛了回來。
瑪麗亞·艾倫娜先是從自己的汽車房,然後又從一間小貨倉裡開始海運她的產品。雖然規模非常小,但是越來越多的訂單卻紛紛而至。4個月的時間裡,她用海運方式銷售了價值70萬美元的產品。第二年瑪麗亞·艾倫娜公司的銷售額增加到了240萬美元,第三年翻了一番,第四年又翻了一番。由於在20世紀80年代前幾年中,瑪麗亞·艾倫娜的“國際高科技銷售公司”的平均銷售額為*0萬美元,所以它又登上了《公司》雜誌當年的500家發展最快的公司的排行榜。而瑪麗亞·艾倫娜本人也成了本雜誌歷史上惟一一個白手起家,並使兩個不同的公司分別登上著名排行榜的人。
………【20、35年才寫成一本書】………
“一個作家不能選擇什麼時候成功或者是否能夠成功。你只能盡你自己最大的努力,…寫作、寫作、再寫作,並做好充分的準備迎接機會的到來,然後再寫更多的作品。”這是一個直到52歲才她的第一部小說的女作家努倫·艾瑞絲的話。努倫·艾瑞絲用了35年的時間去寫作,終於有了第一部自己的小說。35年與一部小說兩者之間如何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