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戰也需要透過許多道程式,時間上恐怕是來不及了。
好在除了各國所擁有的常備軍外,作為歐洲共同體,歐盟也有著自己的部隊,或者說是快速反應部隊。
和其他的聯盟,比如說東盟、阿盟或上合等組織不同,作為一個特殊的存在,歐盟有著專屬於自己的快速反應部隊,這支部隊的名字就叫做。
歐洲軍團是歐洲防務合作的產物,是在原法德混合旅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一支歐洲多國部隊。992年法德首腦會晤時宣佈正式成立,由法、德、比、西、盧五國分別派出部隊組成,包括法德混合旅、德國機械化師、法國裝甲師、西班牙機械化師等,總兵力約5萬人。
99年5月羅馬會議決定,根據西歐聯盟992年制定的彼得斯堡使命,將歐洲軍團劃歸西歐聯盟指揮,執行西歐聯盟的軍事使命。根據法德兩國和北約組織於99年達成的協議,歐洲軍團在保持自身特xìng的基礎上也可接受北約調遣。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因為任務的變化,歐洲軍團完成了向快速反應部隊的轉變。
不過這支部隊成立是的要求是可在六星期之內派遣執行準戰爭任務,因此對發生在阿姆斯特丹的特別事件,就算歐盟有心也是無力,畢竟戰爭是需要進行準備的,不可能前一分鐘接到命令,下一分鐘就直接上戰場。
因為那不叫上戰場,而是上屠宰場…
而且這支特殊部隊的成立,其實也稱得上是一波三折。
步入二十一世紀後,歐盟5國在法國尼斯會議上同意建立一支6萬人的快速反應部隊後,英國雖然表示贊同,但實際立場卻與歐盟國家,特別是法國很不相同。英國媒體更是對歐盟部隊的冷嘲熱諷,頗能說明英國對德法兩國在未來可能利用歐盟部隊削弱歐盟與北約聯絡,進而使美歐關係rì漸疏遠的擔心。
英國媒體聲稱“法國堅持歐盟部隊享有**軍事策劃權,分明是要與北約分庭抗禮”。雖然法國的反美鋒芒在德國等歐盟國家的說服之下有所收斂,但英**隊高階軍官仍不滿地表示,如果法國“控制不了它孤芳自賞的**,試圖把歐盟部隊變成與北約唱對臺戲的舞臺”,英國就要退出歐盟快速反應部隊。英國一位高階外交官也聲稱,“這股軍事力量應該支援和加強北約,否則我們對此沒有興趣”。
在德國一直堅持說北約是歐盟防務的基礎的情況下,英國前駐北約大使約翰?韋斯頓還是強烈jǐng告,“這支新奇的歐盟部隊可能要葬送一直作為西方防務和安全工具的北約”。北約和歐盟快速部隊兩個相互分離的軍事組織在歐洲同時成長,同時領導歐洲軍事,都聲稱對歐盟安全和防務負責,“這種情況遲早要導致北約分離”。
也不奇怪,英國一向遊離在歐洲大陸之外,早在拿破崙時期就已經是如此。對英國來說,一個團結的歐洲本身就是一個威脅,所以他才會千方百計的想要破壞歐盟的團結。
而對美國來說,如果出現一支不歸北約管轄的,那麼透過北約來控制歐洲軍事力量的企圖也將化為泡影——————事實上這也是美國會這麼重英國的原因,畢竟有英國這個攪屎棍在,才能做許多美國不方便做的事情,比如說公開反對什麼的…
說到底,不管美國和歐洲在怎麼密切,美國畢竟不是歐洲國家,擅自干涉歐洲的內部事務很容易引起歐洲人的牴觸,而如果是透過英國的話,儘管每個人都知道背後指使的一定是美國人,但至少牴觸不會那麼多,而且在歐洲內部也不是每個國家都喜歡以法德為核心的歐洲,這樣一來英國這個牌子也就有了很大市場。
這也是為什麼當英國提出退出歐盟的時候,美國會這麼緊張的關係,因為如果英國退出歐盟的話,自然也就沒有資格去幹預歐洲的內部事務,那樣的話,美國想要干預歐盟的一些事情也就很難了,畢竟在歐盟內部影響力和英國有的一比的國家也就那麼幾個——————而且那幾個的立場偏偏和美國相反…
不過有些cháo流畢竟是無法阻擋的,所以最後還是順利組建。
而在出現後,曾經是專門為常規戰爭和維和行動準備的也有了其他的使命,那就是剿滅異獸和遭到通緝的能力者,為此也得到了很大的整改。
其中包括‘六星期之內派遣執行準戰爭任務’這條,一些常規戰爭通常都是有跡可循的,就好象伊拉克戰爭一樣,早八百年前就已經有人知道會發生這場戰爭了,所以成立之初的準備時間才會這麼長,因為如果真的有軍事行動的話,提前六個星期準備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