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趙禎,心情很不好,總經理與財務總監都來了,這兩人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官員看報紙,這是一項必須的習慣。但是顯然韓琦與宋祁兩人還沒有真正養成這個習慣。反倒是董事長趙禎養成了這個習慣。
趙禎直接開口問道:“此番賑災,到得今日,一共花費了多少錢糧?”
問題很簡單,韓琦親手經辦,自然心中大致有數,開口答道:“合計錢數,約莫一百一十多萬貫了。”
趙禎開口又問:“錢糧一層一層發下去,可有監察核對?可是都發到了災民手中?”
這句話有些不對勁了,韓琦微微想了想,答道:“陛下,賬目都是極為清晰的,夔州也並未生出亂事,也就證明災情已然受到了控制,並未有人因為災情去鋌而走險。此次賑災之事,效果顯著。”
韓琦還真是會玩文字遊戲,嗅覺也極為敏銳,感覺到了趙禎的不對勁。
果然,趙禎又道:“朕不是說賑災之事,朕是說賑災錢糧之事,朝廷如此拮据之際,賑災款項東挪西湊,這錢糧,是否有一部分到了不該拿之人手中?”
這回問得直接了,這錢糧,有沒有人貪汙了?
怎麼忽然問起了這個?這是韓琦心中所想,按理說賬目都讓皇帝看過了,皇帝之前也沒有說什麼。
真要問是不是有人從中得了好處,韓琦是不敢打包票的,而且韓琦更知道皇帝趙禎心中其實也是有數的,這世界上,哪裡有至清之水?一層一層而下,無數人經手錢糧之事,誰又能保證其中每個人都兩袖清風?
這種事情,從古至今,歷朝歷代,古今中外,誰能保證?韓琦也不是神仙,可以天眼一開,事無鉅細都一清二楚。
韓琦是那種趨利避害之人,此時更不可能直接拍著胸脯去保證,保證其中肯定沒有一點問題。韓琦只能認事情辦好了,旱災穩住了。
皇帝為什麼忽然要這麼問?韓琦回頭看了看宋祁,答道:“陛下,真要問錢糧賑災,其中有沒有人中飽私囊,臣也不敢保證。臣覺得,其中齷齪之事必然是有,但是應該只是少數人,數額也當不大,否則一百一十多萬貫錢,是萬萬賑不住如此大災。”
韓琦總是這麼滴水不漏。
趙禎點著頭,又問:“那朕那十萬貫呢?都到得哪個州府哪個縣了?又到得那些人的手中,可有人動過朕的錢?”
趙禎這是不依不饒了?韓琦是一個頭兩個大,皇帝趙禎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斤斤計較了?以往的趙禎,窮是窮了點,摳門也是摳門的,但是對待國家大事,對待百姓,那都是捨得的,從來不至於這麼斤斤計較的。
韓琦又回頭看了一眼宋祁,開口答道:“陛下的錢,臣接過之後,立馬就派人在京城裡換成了糧食,然後由樞密院派人沿路押送,各地轉運使衙門負責接收管理,最後到得夔州,交到了宋司使手中,之後的事情,臣也不太瞭解了。”
韓琦這番話,雖然不至於是坑人,但是多少有一點死道友不死貧道的意思。
剛上任的宋祁,連忙上前作揖,開口答道:“陛下,臣接到的第一筆錢糧,主要用作夔州治所附近賑災之用,當是夔州城外,已然災民無數,臣從益州趕到夔州之時,接到的第一筆錢糧,立刻就開始在城外施粥,控制事態。想來陛下的十萬貫錢,都用作了施粥之用。”
趙禎微微皺眉:“可有詳細賬目?”
韓琦先答:“在東京城內買糧的賬目,臣這裡還有。”
宋祁額頭上已然冒出了汗珠,立馬也道:“陛下,臣這裡也有當時每日施粥的支出賬目。”
趙禎大手一揮:“都找來,讓朕看看。”
“遵旨!”
“遵旨。”
兩人互相對視一眼,準備出門去找賬目。
忽然趙禎開口又道:“宋卿,三司衙門裡,何人最擅長計算之道啊?”
宋祁想了一想,一個人的名字脫口而出:“度支判官王安石,最擅此道。”
“把王安石叫來。”趙禎這是要一個審計會計,讓他自己算,那得算到猴年馬月去?就算讓他算到猴年馬月,他也不一定算得清楚。
“遵命!”
總經理與財務總監出宮而去,兩人都在皺眉。
財務總監問道:“相公,不知陛下這是怎麼了?忽然要算如此精細的賬目?”
總經理自然懂得,答道:“唉……定是有人在陛下面前參了你我一本,否則陛下豈會對這些小事如此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