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眾人彈冠相慶,大老爺、二老爺更是聯合了幾位同僚,寫了一份摺子準備再接再厲,徹底將陳嘉打死。
老太爺看完了兒子們的奏摺,卻一言不發地將摺子收了起來:“這件事情,到此為止吧!陳嘉,誰也不要再去惹他!”
大老爺等人一頭霧水,雨瀾卻隱隱有些明白了老太爺的意思。皇上逼於外廷的壓力,違心地撤銷了西廠,內心已經十分憋屈了。如果這些臣子們再這樣逼迫他,說不定會迎來極大的反彈,到時候可就得不償失了。對於皇上的瞭解,對於聖心的揣摩,老太爺比起他們還是老辣了許多。
這件事之後,陳嘉也消停了一段時間。朝廷表面平靜了下來,實際上卻是暗潮洶湧。形勢之複雜,雨瀾都有些看不明白了。這段時間以來,她每每出入老太爺的松風書舍,對於整件事的程序十分了解,她的心裡隱隱有種不安。
第146章 重陽節雨瀾會王爺
重陽節之前;西北的流寇仍在肆虐。
前頭的三邊總制姜越採取剿撫並用的策略,一開始倒也有效果;可是西北地方**;從布政使到縣令,運來的賑災糧食層層剋扣,姜總制招撫了流賊,卻沒有糧食給他們吃;這些人只好再反,如此反反覆覆,仗打個不停。
直到突兀女真聯軍都被葉邑辰打敗了,西北的流寇卻是越剿越多,國庫因為北京保衛戰一役本來就已經見底;這時連西北軍隊的糧餉都快發不出去了。
一時言官們紛紛參劾姜越勞師靡餉;皇上很快就派了錦衣衛將姜越鎖拿下獄。只是這下子三邊總制的缺就空了出來。西北群龍無首,有識之士害怕流寇流竄到河南、山西等相鄰的省份,現在只是陝西還好說,萬一流寇流竄到了其他幾個省份,那可就成為心腹大患了。
朝中大臣紛紛上書,請皇上派葉邑辰出兵西北。皇上經歷了黑石溝刺殺,哪裡還敢叫葉邑辰掌兵,可是軍情奏報源源不斷,西北那個爛攤子也真是沒有人願意接手,皇上將臣僚們奏請葉邑辰為主帥的摺子全都留中不發。
可是眾臣工們發揮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熱情勁兒,不屈不撓左一本右一本地上摺子,內閣也出面和皇上談判,希望皇上儘快派了葉邑辰出征。
雨瀾在家裡聽到這個訊息,心裡也微微有些糾結,她對於王爺的能力有股發自天然的信任,相信葉邑辰一旦出兵定然能夠平定西北叛亂,可是刀槍無眼,王爺出兵放馬總要承擔一定的風險,更何況,王爺這一走不知道何日才能再見,雨瀾這心裡頭就七上八下的,一忽希望他建功立業,一忽又有些捨不得。
最終,皇上實在無人可用,還是派了葉邑辰提督軍務,任命保國公朱永為總兵前去平叛,不過皇上卻不肯給葉邑辰和朱永一兵一卒。只讓他用西北現有的兵卒平叛。
皇上命葉邑辰過了重陽節便出發。
民間習俗,重陽節登高、賞菊、吃花糕、喝菊花酒。皇宮中宦官宮妃從初一時就開始吃花糕。初八這一日,景陽宮賞賜了花糕和菊花酒下來,指名賞給老太太、大太太和雨瀾三個人。
雨瀾到前頭謝恩,看見小韓子後頭站著一個小太監,十一二歲的樣子,低垂著頭,穿著雜役太監的服色,長得清逸俊倫,看見雨瀾的目光飄過來,裂開嘴笑了笑,露出一排雪白的牙齒。
雨瀾大吃了一驚,這哪是什麼小太監,這分明就是小王爺葉敏昭。眾人謝了慧妃的賞賜,大太太正要親自送小韓子出去,小韓子卻一指雨瀾道:“太太貴人事忙,請七姑娘送我便是!”
大太太奇怪地看了雨瀾一眼,沒說什麼,只是點了點頭。
雨瀾跟著小韓子慢慢向垂花門走去。趁著人不在,雨瀾小聲問道:“你怎麼穿成這樣就來了?”
葉敏昭笑道:“不穿成這樣,我怎麼出得了宮,母妃現在對我的看管是越來越嚴了,我現在一步都出不了宮。最近父皇的脾氣又不大好,我也不好總是宣你進宮。姐姐,這一段日子我可想死你了!”語氣十分真誠。
雨瀾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慧妃娘娘也是為你好。以後可不要再這樣了,就算要偷偷溜出來,也記得帶上侍衛才行。”
葉敏昭粲然一笑,道:“放心吧,我帶著馬侍衛他們呢。本來姐姐及笄的時候,我特別想要出來觀禮,可是母妃看得嚴,我一直沒得空出來,倒是我送給姐姐的碧玉簪,姐姐可還滿意?”
及笄禮那天,葉敏昭和慧妃都有禮物送來,葉敏昭送的是一根十分精緻美麗的碧玉簪,本來是十分珍貴的,可和王爺的一比,卻又差了一大截了。雨瀾當然不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