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炸就塌,這簡直就是開山打洞攻城拔寨的利器。
好東西,萬磊當然多多地要,因為他已經計劃好了,過年開春之後,就對朝鮮用兵,一舉將佔據朝鮮的十幾萬倭軍幹掉,把朝鮮納入到統治之中。為了達成這一戰略目標,北平軍軍委開了幾次會議,並積極調配軍力前往鴨綠江前線備戰。
當然,挑起戰爭這種事萬磊是不會明著乾的,他會想辦法讓倭軍先開火,然後名正言順地自衛反擊,一舉反擊到殺光朝鮮境內的倭人為止,讓世人都看到,北平軍是正義之師,威武之師,挑釁北平軍就是死路一條。
“此次入朝作戰,由第二集團軍為主力,第三集團軍為側應,由趙司令為主帥,李司令為副帥,希望你們雙方能通力合作,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價,將朝鮮半島佔領下來。”年末軍事會議上,萬磊就安排了第二年的軍事計劃。
現在北平軍有四位司令,陸軍三名,海軍一名,而第一司令周天壽要負責蒙古戰場,無法脫身,萬磊只能把第二集團軍主力和第三集團軍半部共五萬人調到遼東,留在北平行省駐守的只有兩萬人。
為了避免發生變故,所以要求速戰速決,以閃擊戰的方式突擊倭軍,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掉倭軍,在明朝還未來得及反應之前,就結束戰鬥,並調兵回防北平,同時準備新一輪的對明戰役。
“現在倭軍主力主要集中在鴨綠江沿岸,我認為,當出動海軍,運三萬軍力入朝充為內應,與西路軍一起,內外夾擊,以起到最大功效。”李國保建議。
“這個建議很好,只是孤軍深入,糧草不濟,只怕會有危險。我認為,入朝一路軍當沿海岸線作戰,以方便海軍運送給養。而西路軍則由西北向東南方推進,擠壓倭軍,不讓倭軍有逃竄的可能。”趙全節道。
“所謂圍師必闕,逼得太急,倭軍會狗急跳牆,這反而不利。”萬磊擺擺手,又道:“入朝作戰,最開始時是以消減倭軍主力為主,在作戰的時候,儘量追求擊傷,而不是擊殺,以此消耗其戰力,再將其分割包圍,使之首尾不顧,再各個擊破。”
萬磊頓了頓,又道:“不要擔心部分倭軍逃入山林中充當游擊隊,就怕他們不逃。因為我們此戰是消滅潛在威脅,短時間內並沒有向朝鮮移民的打算,幾個流冦也無關痛癢。以後大局已定了,再分些兵力去剿滅他們就是了。”
“嗯,那我們還是分兵作戰,不過不是採用擠壓戰術,而是採用分割穿插戰術,將倭軍各部分割開來,儘量把其主力打垮,就回軍。”李國保也點頭道。
“既然是分割穿插作戰,能不能給我們配些新式的槍炮,以起來鎮懾的作用。”趙全節道,他作為一集團軍司令,當然知道北平軍在火器方面上有所突破,特別是小型火器上。
“軍需處是生產出了一批燧發槍,因為是純手工生產,不能量產,所以只有一千多支,這種槍最大射程才四百來米,有效射程一百米左右,用來嚇唬人可以,真想打死人那就難了,而且受天氣影響也較大,所以一直未裝備入軍中。”
“我讓人在槍上加裝了刺刀,改良了一下,只要運用得當,還是能拿到戰場上去拼一拼了。”萬磊又道。
其實,在機槍衝鋒槍自動步槍未發明之前,熱武器戰場上殺傷力最大的還是刺刀,很多人不是死於槍彈之下,而是刺刀之下。不過,刺刀要想在戰場上獲得勝績,火槍手就要經過一定的軍事操練,以熟練地掌握槍兵戰法,在戰場上才不至於吃虧。
而火槍手的選拔與訓練已經開始進行了,而且火槍部隊中,還有一支配有戰馬的騎射隊,這更是王牌部隊。
“不過,最大的問題是,火藥不足,我們很多火藥都是炮用的,用到槍支上的很少,短時間內只能備下小部分,最多也就幾萬發。”萬磊口中的發,就是一次發射。
燧發槍不同於後世的自動式槍,它還沒有後裝的子彈,還是靠前裝鉛彈再加火藥,每發射一次就要進行繁瑣的裝彈操作才能發射第二次,這是萬磊不想將它們裝備到軍中的原因,實在是有些雞肋啊。
不過,用它來對付倭軍,這已經足夠了。倭軍不同於蒙古軍,倭軍中少有騎兵,大部分是步兵,而且倭軍所用的弓也很差,根本就上不了檯面,唯一讓人畏懼的,就是他們的近戰能力,即拼白刃的能力,所以,隧發槍在戰場上還是有很大的威懾力的。
“幾萬發已經足夠了,運用得好,可以打死一兩萬倭人,足以嚇破他們的膽子了。”趙全節道。
“好吧,這一批槍已經裝備到城防部隊中了,回頭把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