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跟蹤追擊,強渡灤河,王以哲勉強抵抗一天後繼續往西退,一路退到豐南、寶坻,他的後退又影響了二十九軍和三十二軍,宋哲元和商震一起往後退。
對古北口的十七軍日軍非常重視,為了打垮這支中央軍,日軍調集了第八和第六兩個師團對古北口發起進攻。 這兩個師團抱著雪恥的念頭瘋狂進攻,十七軍日軍的狂轟濫炸下,拼死抵抗了十一天,最終傷亡過半,古北口失陷。 第二天新開嶺、密雲失陷。
短短半個月時間日軍全線突破長城,兵鋒直達平津城下。 日本飛機耀武揚威的在北平城低空盤旋。
日軍的進攻再次鼓起了全國各階層地抗戰救亡運動,各地民眾通電國民政府,要求停止內戰全面抗日,要求抽調部隊北上抗日,福建十九路軍宣佈願意與南京政府談判,停止內戰,全軍北上抗日,參戰地中央軍將領也意有所動,向蔣介石提出停戰議和,北上抗日。 但蔣介石不為所動,宣佈誰要北上立刻免職,以擾亂軍心罪送交軍事法庭。
蔣介石的強硬穩住了中央軍,此後再也沒人提北上地事,一心進攻福建。 中央軍的攻勢猛烈,很快克復古田、水口,福州暴露在攻擊槍口之下,李濟深等人非常失望的離開福州逃往香港,十九路軍餘部在蔡廷鍇率領下退往泉州,中途蔡廷鍇也離開福建避往海外。 十九路軍餘部公推毛維壽和張炎為新的領導人。
長城前線的失敗使抗日救亡運動持續高漲,民眾憤慨異常,北平南京上海的學生再度走上街頭,各地學生醞釀赴京請願。 毛維壽和張炎與南京在私下裡都有聯絡此刻蔣介石見逼迫李濟深出走,削弱十九路軍的目的已經達到,便表示可以接受十九路軍投降,提出各軍照原番號縮編為師,所有師長團長均由中央另派人接任,原十九路軍的軍、師、團長由中央資遣出洋或依其志願送入陸軍大學或高階教育班學習。 十九路餘部已經被團團包圍,除了接受外,毫無辦法。
蔣介石在南面獲得空前勝利,可北面的形勢卻是一團糟。 日軍兵臨平津城下,何應欽將軍分會辦公地從北平城內南遷到,同時急調傅作義部支援北平,傅作義部馳援北平,兩天走了一百四十公里,趕到昌平下阻擊日軍。
此刻日軍奪取熱河,佔領長城,俯視整個華北平原的戰略目標已經全部達成,見中**隊開始向北聚集,關東軍司令菱刈隆下令可以停戰了。
熊斌在天津終於得到日本人的回應,日本人將他送到塘沽港外的日本軍艦上籤下《塘沽協定》。
歷史繞了個灣又回到,可是莊繼華卻從中大受鼓舞。
請把月票留到十二點以後再給我,謝謝……
第二部 經略西南 第五章 跋涉 第三節 新人舊人(五)
第二部 經略西南 第五章 跋涉 第三節 新人舊人(五)
既然歷史沒有改變,那麼前世的一些記憶還是有用的,此外就算改變歷史好像也沒發生什麼事。 第二次長城抗戰在重慶沒有引起那麼大的風潮,主要還是得益於對輿論的控制以及三青團和基層黨組織的得力。
可這種平靜又讓莊繼華感到有點不滿足,他在《渝州晚報》上以《我們現在該做什麼》為題發表了一篇文章,在這篇文章中莊繼華詳細分析了中國目前的國情和中日之間的差距。
“……綜上所述,中日之間的差距表面上是軍隊實力的差距,裝備的差距,實際上是工業能力的差距,民眾組織的差距,經濟實力的差距,明白這點我們就明白我們現在應該做什麼了。
首先我們大力發展工業,工業當中首推重工業,特別是鋼鐵業,有了鋼鐵,我們就能生產出機槍大炮,生產出子彈,就能夠給部隊更好的裝備。
其次我們應該改革社會,加強民眾組織,近期我們採取了一些措施,這些措施引起不少議論,但這是將民眾組織起來的最好最快的方式,有些人整天喊抗日,可但改革措施稍微損害他的一點權利,就立刻叫嚷起什麼不自由,可他們不想想一盤散沙的中國能戰勝實力強大的侵略者嗎?
在社會改革的初期不可避免的要損害人們的權益,比如身份證制度,還比如後備役。 按照後備役制度,所有適齡青年都要當兵。 這帶有強迫性,這就讓某些人很不快活,因為他們宣揚的抗日是讓別人去戰場,自己是不去地,於是他們就開始攻擊這項制度殘忍,不人道,可是他們沒想過。 沒有強大的後備役,軍隊的補充從哪裡來?戰爭是有損耗的。 是要死人的,這次長城抗戰失敗如此之快,有個重要原因就是部隊不